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重庆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病毒性肝炎研究所承办。本刊是全国性学术期刊,反映了肝脏疾病基础研究和临床实践的最新水平,报道了国内最新研究成果,介绍了国际学术动态,促进国际国内学术交流。内容包括肝脏疾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病理、病理生理、免疫学、发病机理、 临床诊断治疗及预防的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以及新技术、新方法的重要进展。杂志适合县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从事肝病防治研究及临床实践的医务人员、预防和基础科研工作者阅读。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肝脏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341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0-1113/R

邮发代号: 78-56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重庆

出版地区 重庆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肝脏病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肝脏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7-3418
  • 国内刊号:50-1113/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中华肝脏病杂志2003年第8期文章
  • 2003年第四届全国肝脏疾病学术研讨会会议通知

    ......

    作者: 刊期: 2003- 08

  • 丙型病毒性肝炎治疗进展

    全世界约有4千万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丙肝)患者[1].虽然丙肝进展缓慢,但在美国,每年仍有800~1200名患者由丙肝、肝硬化进展成肝细胞肝癌而至死亡,且比例呈上升趋势.丙肝的治疗已有十余年的历史,90年代初,单独用干扰素(interferon,IFN)治疗,仅有不到10%的丙肝患者获得持续性肝功能改善和病毒阴转,远期疗效不佳.......

    作者:马巧玉 刊期: 2003- 08

  • 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近期疗效

    拉米夫定能够有效抑制乙型肝炎病毒(HBV)的复制,改善失代偿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延长生存期[1].现将拉米夫定治疗HBV相关的重型肝炎的回顾性研究报道如下.......

    作者:吕洪敏;杨言开;韩涛;张慧真 刊期: 2003- 08

  • 2003年拉米夫定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目前公认有效的抗病毒治疗药物主要是干扰素和以拉米夫定为代表的新一代核苷类似物[1].在拉米夫定临床应用的同时也遇到了一些与以往治疗类似的问题,如持续应答率不满意、部分患者停药后复发、需长期用药和耐药变异等.1999年以来先后制定或修订的和对临床医生合理、科学、正确使用拉米夫定起了重要作用[2,3].在此基础上,根据近几年在国内广泛应用拉米夫定积累的丰富经验,并参照亚太肝病学会、欧洲肝病学会和美国肝......

    作者:拉米夫定临床应用专家组 刊期: 2003- 08

  • 广义生物人工肝

    ......

    作者: 刊期: 2003- 08

  • 人工肝的分型

    ......

    作者: 刊期: 2003- 08

  • 生物人工肝使用肝细胞的标准

    ......

    作者: 刊期: 2003- 08

  • 混合型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慢性重型肝炎

    目的评价混合型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内含5×109以上猪肝细胞的生物反应器结合血浆置换装置,构建混合型人工肝支持系统(HALSS),并用于治疗15例慢性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结果每次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不同程度减轻,乏力、腹胀明显改善,腹水减少.总胆红素在混合型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后由(493.5±139.8)μmol/L降至(250.9±91.3)μmol/L,凝血酶原......

    作者:李兰娟;杨芊;黄建荣;李君;曹红翠;陈月美;陈亚岗;盛吉芳;付素珍 刊期: 2003- 08

  • 混合生物人工肝治疗肝衰竭临床疗效的初步评价

    目的构建新型混合生物人工肝支持系统,初步评价其治疗肝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用血浆置换装置、活性炭灌流器和培养人或猪肝细胞生物反应器构成混合型生物人工肝支持系统,对30例重型肝炎肝衰竭患者进行人工肝支持与治疗.结果30例患者人工肝支持治疗的显效率43.3%(13/30),有效率43.3%(13/30),总有效率86.7%.好转出院11例,成功等到肝移植6例,死亡6例,自动出院7例.结论所建混合生物人工......

    作者:王英杰;何念海;牛润章;刘俊;文红伟;李嘉佳;王宇明 刊期: 2003- 08

  • 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治疗肝衰竭多脏器功能不全

    目的评价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MARS)对肝衰竭合并多脏器功能不全(MODS)患者的治疗作用和机制.方法24例肝衰竭合并MODS患者进行了60次6~24h的MARS治疗.结果MARS治疗可有效清除白蛋白结合毒素和水溶性毒素,降低一氧化氮(NO)及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8,和γ干扰素等细胞因子水平,改善肝性脑病、肾功能、呼吸功能以及血流动力学紊乱,序贯性脏器衰竭评估(SOFA)的计分由9......

    作者:郭利民;刘景院;徐道振;李保顺;韩昊;王凌航;张维燕;卢联合;郭遐;孙凤霞;张红宇;刘小冬;张剑平;姚昀;何忠平;王敏敏 刊期: 2003- 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