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重庆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病毒性肝炎研究所承办。本刊是全国性学术期刊,反映了肝脏疾病基础研究和临床实践的最新水平,报道了国内最新研究成果,介绍了国际学术动态,促进国际国内学术交流。内容包括肝脏疾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病理、病理生理、免疫学、发病机理、 临床诊断治疗及预防的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以及新技术、新方法的重要进展。杂志适合县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从事肝病防治研究及临床实践的医务人员、预防和基础科研工作者阅读。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肝脏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341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0-1113/R
邮发代号: 78-56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重庆
出版地区 重庆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肝脏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7-3418
- 国内刊号:50-1113/R
- 出版周期:月刊
-
对肝功能衰竭的猪行异位部分肝移植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在猪急性缺血性肝功能衰竭时行辅助性异位部分肝移植的作用.方法在缩窄门静脉85%以上的同时,对结扎及不结扎肝动脉的家猪体内配对开展辅助性异位部分肝移植,监测受体存活情况、肝功能、肝脏血流情况、病理及供肝胆汁分泌情况.结果在缩窄门静脉85%以上并结扎肝动脉的受体肝脏体积缩小,病理提示大片肝细胞坏死;在缩窄门静脉85%以上而未结扎肝动脉的受体肝脏色泽正常,病理肝细胞无明显异常;植入肝体积增大,病......
作者:易永祥;俞建光 刊期: 2003- 04
-
拉米夫定与乙型肝炎病毒准种及变异特点的关系
目的研究拉米夫定治疗前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体内乙型肝炎病毒聚合酶(HBVP)基因序列的准种组成及变异特点.方法目的片段经聚合酶链反应扩增后克隆,每份标本选择33个克隆,用单链构象多态性/异源双链分析法对准种复杂性及变异特点进行分析.结果拉米夫定治疗前患者体内HBVP基因序列准种数为7~14(平均9.8),高于治疗后准种数4~8(平均5.7),t=3.98,P<0.05.6例患者治疗前的准种分布中有一......
作者:黄燕萍;王宇明;兰林;范燚 刊期: 2003- 04
-
拉米夫定治疗乙型肝炎e抗原阴性患者的疗效观察
总结1998年8月来拉夫米定对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阴性、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阳性1年以上的2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治疗情况,并与22例HBeAg阳性的患者作比较.......
作者:吴同生;方平 刊期: 2003- 04
-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定性测定室内质控物浓度的选择方法
目的建立定性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室内质量控制质控物浓度选择和Levey-Jennings质控图在不同批试剂间连续作图的方法.方法以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的ELISA测定为例,先按NCCLsEP5文件评价方法对系列质控血清(含量分别为0.2、0.5、1.0、2.0和5.0ng/m1)的批内和批间测定精密度,并根据任一次测定值(S/CO)好的线性相关确定回归直线方程(y=bx+a)......
作者:李金明;郑怀竞;王露楠;邓巍 刊期: 2003- 04
-
代偿性肝硬化无创性诊断指标的筛选及评价
目的比较肝纤维化血清标志物对慢性乙型肝炎(CHB)代偿性肝硬化的诊断评价,筛选可行的无创性诊断标志物.方法350例CHB患者经皮肝脏穿刺活检术行病理组织学检查,B型超声波检查肝硬化图像,检测血清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肽(PCⅢ)、层黏连蛋白(LN)及Ⅳ型胶原(CⅣ)等肝纤维化标志物,用临床流行病学方法确定诊断截断值,并对各项指标作诊断评价分析,比较不同标志物的诊断评价指标.结果85例CHB患......
作者:陈永鹏;冯筱榕;戴琳;丁红兵;章廉 刊期: 2003- 04
-
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和DNA疫苗交互免疫研究
目的为更有效地激发对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反应,更有效地防治乙型肝炎.方法以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和HBs-DNA疫苗作为初次免疫,再分别以DNA疫苗和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交互加强免疫,于加强免疫后2周以ELISA检测抗-HBs,乳酸脱氢酶法检测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反应.结果先用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免疫,再用HBs-DNA疫苗加强时抗体A值为0.38,效靶比为100:1时,CTL......
作者:周智;陈文思;张海红;姚集鲁 刊期: 2003- 04
-
截短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的原核表达及其特性的研究
目的在原核系统中表达截短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并检测其抗原特性.为乙型肝炎疫苗(主要是治疗性疫苗)免疫原的选择进行初步的研究和探讨.方法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特异性扩增编码HBsAg羧基末端152和124个氨基酸的基因片段,均定向克隆至质粒pET32a(+),并将重组质粒分别转染至大肠杆菌(BL21).结果重组质粒均成功构建.大肠杆菌表达产物氨基末端有1个含6个组氨酸肽段的150个......
作者:凌宁;任红;彭明利;许红梅;卿玉玲 刊期: 2003- 04
-
北京市新生儿接种乙型肝炎疫苗的流行病学效果评价
目的评价新生儿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后的流行病学效果.方法收集接种人群历年的报告、现场调查接种情况;分析接种后历年来传染病疫情报告;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收集接种儿童的血清标本,应用固相放射免疫法(SPRIA)检测血清中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抗HBs和抗-HBc,并与接种初期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新生儿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后,其乙型肝炎发病率由接种初期18.59~20.52/10万(x2=58......
作者:龚晓红;刘立荣;贾蕾;李阳桦;邢玉兰;王全意 刊期: 2003- 04
-
自体树突状细胞疫苗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疫苗负载的自体树突状细胞(DC)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临床效果.方法试验19例CHB患者,取静脉外周血,用密度梯度离心及贴壁法获得单核细胞;用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和白细胞介素4(IL-4)细胞因子诱导扩增出DC;于第7天用HBsAg致敏后经皮下回输入患者体内,共回输两次(间隔两周).治疗后,每隔两个月检测受试者的肝功能、HBVDN......
作者:李用国;陈敏;张大志;王志毅;曾维群;石小枫;郭渊;郭树华;任红 刊期: 2003- 04
-
新生儿乙型肝炎疫苗普遍接种的长期免疫效果
目的观察新生儿乙型肝炎(简称乙肝)疫苗普遍接种预防儿童期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长期免疫效果和对儿童乙肝发病的影响.方法1986年起在乙肝高发区隆安县实施不筛检母亲HBsAg、新生儿普遍接种常规剂量乙肝疫苗的免疫方案.采用出生队列定群随访、横断面调查和监测乙肝发病情况的方法对血源乙肝疫苗和重组酵母乙肝疫苗的保护效果进行观察.结果血源乙肝疫苗免疫后1~13年HBsAg阳性率为0.7%~2.9%,......
作者:龚健;李荣成;杨进业;李艳萍;陈修荣;徐志一;刘崇柏;曹惠霖;赵铠;倪道明 刊期: 2003- 04
动态资讯
- 1 人胰腺细胞cDNA文库中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结合蛋白基因的筛选
- 2 2007年美国慢性乙型肝炎诊治推荐意见简介
- 3 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重建对小鼠肝癌转移的影响
- 4 肝硬化患者食管静脉曲张程度无创诊断的临床研究
- 5 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的预后因素分析及预后模型的建立
- 6 醛固酮对肝星状细胞Ⅰ、Ⅲ型胶原合成及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1 mRNA表达的作用
- 7 丙型肝炎病毒结构基因转基因小鼠模型的建立
- 8 Survivin反义寡核苷酸诱导肝癌细胞凋亡的作用
- 9 慢性乙型重型肝炎合并播散性肺曲霉病1例
- 10 肝脏多发性骨化1例
- 11 熊去氧胆酸治疗大鼠肝内淤胆的实验研究
- 12 血清壳多糖酶3样蛋白1在慢性肝病显著纤维化和肝硬化中的诊断价值
- 13 表皮生长因子、神经降压素对四氯化碳损伤肝细胞钙离子及膜流动性的影响
- 14 上海地区Ⅰ型自身免疫性肝炎与HLA-DRB1等位基因的相关性研究
- 15 吲哚菁绿滞留测试对肝储备功能的评价
- 16 慢加急性肝衰竭的定义及诊断:新认识及启示
- 17 乙型肝炎基因治疗的研究进展
- 18 慢性肝炎患者血清中丙型肝炎病毒核心区和包膜1区基因变异研究
- 19 重视药物性肝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
- 20 微生态制剂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大鼠肝脏自然杀伤T淋巴细胞功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