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重庆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病毒性肝炎研究所承办。本刊是全国性学术期刊,反映了肝脏疾病基础研究和临床实践的最新水平,报道了国内最新研究成果,介绍了国际学术动态,促进国际国内学术交流。内容包括肝脏疾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病理、病理生理、免疫学、发病机理、 临床诊断治疗及预防的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以及新技术、新方法的重要进展。杂志适合县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从事肝病防治研究及临床实践的医务人员、预防和基础科研工作者阅读。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肝脏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341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0-1113/R

邮发代号: 78-56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重庆

出版地区 重庆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肝脏病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肝脏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7-3418
  • 国内刊号:50-1113/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中华肝脏病杂志2003年第4期文章
  • 内毒素对肝星状细胞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是调节细胞增生、分化和细胞外基质形成的重要效应分子.肝星状细胞(HSC)是肝纤维化时产生CTGF的主要细胞.内毒素(LPS)血症是肝纤维化的诱因之一.现研究HSC在LPS作用下CTGFmRNA表达情况,探讨CTGF在LPS介导肝纤维化中的作用和地位.......

    作者:袁粒星;刘小菁;高举;吴红斌;蔡美英 刊期: 2003- 04

  • 熊去氧胆酸治疗大鼠肝内淤胆的实验研究

    通过建立淤胆型肝炎的动物模型,评价熊去氧胆酸(UDCA)治疗的疗效,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

    作者:徐小微;李兰娟;吕芳芳;赵年丰 刊期: 2003- 04

  • 荧光定量PCR检测血清和外周血单核细胞中HBV DNA含量及其意义

    通过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慢性乙型肝炎及肝癌患者血清和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中乙型肝炎病毒(HBV)DNA含量,分析两者的相关性,阐述HBV感染PBMC在乙型肝炎慢性化和向肝癌恶性转化中的作用.......

    作者:杨晓静;邹雄;王立水 刊期: 2003- 04

  • 核糖核酸酶抑制因子对四氯化碳诱发小鼠肝脏损伤的保护作用

    核糖核酸酶抑制因子(RI),是RNA酶的体内抑制剂,广泛存在于哺乳动物细胞内[1],RI分子中半胱氨酸的氧化还原状态,直接影响到其结合与抑制RNA酶的活性[2].根据以往的研究[3],试图证明核糖核酸酶抑制因子是否在体内具有抵抗过氧化损伤的作用,并试图阐明其抗氧化损伤的机制.......

    作者:傅攀峰;潘东宁;王红;崔秀云 刊期: 2003- 04

  • 人类白细胞抗原-DRB1*1001与慢性乙型肝炎重型化密切关联

    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复合体作为调节机体免疫应答的重要基因群,与抗乙型肝炎病毒(HBV)免疫反应有着密切的关系,某些特殊的HLA基因型可能影响着HBV感染的慢性化和重型化.利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技术通过对慢性乙型肝炎和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中HLA-Ⅱ类基因多态性的分析,从基因水平研究免疫遗传因素在慢性乙型肝炎重型化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作者:蒋业贵;王宇明 刊期: 2003- 04

  • 肝损伤时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的浓度变化

    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t-Hcy)浓度改变与肝脏病理生理变化鲜见报道,通过临床资料和实验数据的收集与分析,对慢性肝损伤时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浓度变化进行初步探讨.......

    作者:沈雄文;孙国红;孙关忠;毛飞 刊期: 2003- 04

  • 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内毒素及白细胞介素4、1 8变化的研究

    近年来内毒素及细胞因子形成的免疫网络在乙型肝炎(简称乙肝)发病中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拟对乙肝患者病程中血清内毒素、白细胞介素4、18(IL-4、IL-18)水平变化及其相互关系作一初步研究,以探讨它们在发病中的作用.......

    作者:唐宝璋;燕奎华;庄林;游晶;陈红英;张禄;陆晓青 刊期: 2003- 04

  • 抑毒调平液对Th1/Th2细胞平衡的调节及其抗乙型肝炎病毒活性的研究

    抑毒调平液是从丹参、黄精、贯众、党参、虎杖等中药中提取有效成分精制而成的纯中药制剂.临床应用表明,它对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具有保肝、降酶、抗纤维化等作用.研究从细胞、分子水平上对其作用及机制进行探讨.......

    作者:李莉;唐坤华;余光开;王明勇;张建军;邓存良;刘玉华;刘薇 刊期: 2003- 04

  • 农村地区新生儿乙型肝炎疫苗免疫及其问题

    自1982年以来,我国血源性乙型肝炎(简称乙肝)疫苗和基因工程乙肝疫苗先后进入大规模生产.经过数亿新生儿、婴幼儿等人群的使用证明,两种乙肝疫苗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均优.......

    作者:李荣成 刊期: 2003- 04

  • 疫苗接种后对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的解释

    1.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当乙型肝炎(简称乙肝)疫苗免疫失败者发生HBV感染后,有时没有临床症状和体征,通常是用血清学的方法检测HBV的抗原和抗体,来区分感染是否治愈及急、慢性感染.......

    作者:陈慧;朱启镕 刊期: 2003- 04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