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重庆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病毒性肝炎研究所承办。本刊是全国性学术期刊,反映了肝脏疾病基础研究和临床实践的最新水平,报道了国内最新研究成果,介绍了国际学术动态,促进国际国内学术交流。内容包括肝脏疾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病理、病理生理、免疫学、发病机理、 临床诊断治疗及预防的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以及新技术、新方法的重要进展。杂志适合县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从事肝病防治研究及临床实践的医务人员、预防和基础科研工作者阅读。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肝脏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341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0-1113/R
邮发代号: 78-56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重庆
出版地区 重庆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肝脏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7-3418
- 国内刊号:50-1113/R
- 出版周期:月刊
-
肝癌肝移植
随着外科技术的提高和新的免疫抑制剂的使用,使得肝移植的适应证逐渐放宽.对肝癌患者是否适宜作肝移植一直存在争论,一方面,确有部分肝癌患者在接受肝移植术后获得了治愈并长期存活,但另一方面,仍有很多肝癌患者移植术后2年内死于肿瘤复发,中、长期疗效不理想.近年来随着临床资料的积累,人们对肝癌肝移植的认识不断加深,从初的适应证,后来一度改为禁忌证,然后又变为相对适应证,虽然仍有争议但目前还是认为肝癌是肝移植......
作者:董家鸿 刊期: 2002- 01
-
肝移植术后乙型肝炎复发的预防和治疗
原位肝移植是治疗急慢性肝衰竭的有效手段.在我国,接受肝移植的大多数患者患有HBV相关性疾病(如急性重型肝炎、乙型肝炎肝硬化终末期).如果不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这些患者在接受肝移植后80%以上均会发生HBV的再感染,并且在平均2年左右即可形成肝硬化.尤其是一旦发生由于病毒在肝细胞内大量复制所致的纤维淤胆性肝炎(fibrosingcholestatichepatitis),可于数月内死于肝衰竭.这些患......
作者:贾继东;王宝恩 刊期: 2002- 01
-
2002年中青年肝病科研论文奖及课题基金开始申报
......
作者: 刊期: 2002- 01
-
HBV DNA转染原代鸭肝细胞初步观察
目的通过观测人HBVDNA在非哺乳动物-鸭肝细胞中的复制和表达水平,探讨人HBV感染与复制的跨种属特异性,为建立人HBVDNA转染跨种属肝细胞模型奠定基础.方法获取线性HBVDNA并电转染原代鸭肝细胞,电转后48h采用IMX系统检测鸭肝细胞中HBsAg和HBeAg表达水平,用Southernblotting和dotblotting检测HBVDNA复制情况.以单纯电击肝细胞为对照.结果转染组原代鸭肝......
作者:姚云清;黄爱龙;唐霓;王波;张定凤 刊期: 2002- 01
-
腱蛋白在四氯化碳大鼠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的动态表达
目的探讨腱蛋白(Tenascin,Tn)在肝纤维化形成中的作用.方法以CCl4诱发大鼠肝损伤期(4周)、肝纤维化早期(8周)和肝纤维化晚期(12周)模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及核酸原位分子杂交技术对大鼠肝组织中TnmRNA及其蛋白质表达进行观察,并进行计算机图像分析.结果正常肝组织有少量Tn分布;肝损伤期及肝纤维化早期,Tn的mRNA及蛋白质表达均显著增高.肝纤维化晚期,Tn的mRNA及蛋白质表达相对......
作者:姚定康;李石;孔宪涛;叶挺军 刊期: 2002- 01
-
HCV 5′NCR转基因小鼠模型的初步建立
目的为进行反义核酸抗HCV药物的体内活性评价.方法以含CMV启动子的HCV5′NCR与荧光素酶基因的融合基因为转基因片段,经显微注射导入ICR小鼠受精卵原核,由移植鼠获68只仔鼠,取鼠尾组织经PCR方法鉴定转基因整合鼠,取整合鼠的子代阳性鼠的肝肾组织采用RT-PCR方法进行mRNA表达鉴定,同时取其心、肝及肾组织进行荧光素酶活性检测.结果共有13只G0代阳性整合鼠,整合率为19.2%;有3只整合鼠......
作者:王小红;郭鹏;管伟;成勇;王升启 刊期: 2002- 01
-
β2糖蛋白Ⅰ与重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的结合特性
目的研究HBsAg与β2糖蛋白Ⅰ(β2GPⅠ)的结合特性,探讨β2GPⅠ参与HBV感染的机制.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研究标记的人β2GPⅠ与重组HBsAg的结合特性.结果标记的人β2GPⅠ与HBsAg有高度亲和力,并可以被过量的未标记人β2GPⅠ所抑制.结论β2GPⅠ与HBsAg的结合特性可能是β2GPⅠ介导乙肝病毒感染肝细胞的结构基础.......
作者:高普均;郭延军;曲立科;时彤;张洪雁;董春娥;杨翰仪 刊期: 2002- 01
-
熊去氧胆酸对节制饮食防治大鼠肥胖高脂血症性脂肪性肝炎的影响
目的探讨熊去氧胆酸对节制饮食防治肥胖、高脂血症性脂肪性肝炎的影响.方法35只SD大鼠持续10周高脂饮食后,分为3组.模型组(n=10)继续给予高脂饮食;低热卡饮食组(n=10)恢复普通饮食,但仅给正常需要量的1/3,2周后处死;熊去氧胆酸组(n=15)在LCD的同时经口给予熊去氧胆酸(250mg/kg/d).另设9只普通饮食饲养大鼠作正常对照.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体重、肝重明显增加、血脂和......
作者:范建高;钟岚;王国良;田丽艳;武文森;李明升 刊期: 2002- 01
-
肝癌高表达新基因的克隆和编码蛋白质二级结构分析
目的研究和克隆新的肝癌相关基因,探索肝癌发生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mRNA差异显示技术和筛选胎盘cDNA文库,获得新基因全长cDNA;制备新基因的GST融合蛋白和多克隆抗体,进行western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利用计算机软件分析新基因的二级结构和功能预测.结果克隆了一个新的肝癌相关基因全长cDNA,western杂交证实该基因全长能在293细胞中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证实该基因编码蛋白定位于细......
作者:王征旭;胡桂芳;王红阳;吴孟超 刊期: 2002- 01
-
抗HBsAg单链抗体靶向干扰素的构建及原核表达
目的构建抗HBsAg人源单链抗体与人干扰素α的融合分子-抗HBsAg单链抗体靶向干扰素,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出活性融合蛋白.方法利用限制性内切酶分别从含有抗HBsAg人源单链抗体与人干扰素α的质粒中切出目的基因,连接到pET22b质粒中,构建成单链抗体靶向干扰素表达载体.利用SDS-PAGE电泳、竞争性抑制实验与抗病毒实验对表达产物进行分析鉴定.结果构建出含有抗体靶向干扰素融合基因的表达质粒,诱导1......
作者:夏小兵;成军;杨继珍;钟彦伟;王刚;方宏清;刘妍;李克;董菁 刊期: 2002- 01
动态资讯
- 1 转化生长因子β通过PI3K/AKT/mTOR/p70S6K通路调节肝祖细胞的迁移
- 2 肝结节状再生性增生18例临床分析
- 3 家兔肝纤维化模型的建立及三维全肝动态磁共振灌注成像对纤维化分期的量化价值
- 4 新疆地区汉族人群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的分布及其与临床类型的关系
- 5 肝纤维化过程中去甲肾上腺素各受体亚型表达的动态变化
- 6 四氯化碳剂量个体化诱导制作肝硬化大鼠模型
- 7 肝细胞癌相关肿瘤抗原基因的筛选与分析
- 8 RNA干扰抗乙型肝炎病毒治疗新进展
- 9 右肾包膜动脉参与供血的原发性肝癌患者的影像表现及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治疗
- 10 乙型肝炎DNA疫苗诱导小鼠免疫反应的实验研究
- 11 乙型肝炎病毒共价闭合环状DNA检测的临床应用
- 12 三种分流术对大鼠肝硬化的影响
- 13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和ALT轻度升高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肝脏病理及临床特征
- 14 肝肾综合征与血氨水平的关系
- 15 壳聚糖支架上猪肝细胞的内源性逆转录病毒分泌
- 16 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a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免疫细胞B7-H1表达的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 17 血浆置换量对重型肝炎治疗效果的影响
- 18 微小RNA及自噬现象与几种肝脏疾病的关系
- 19 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穿孔素/颗粒酶标记阳性淋巴细胞的检测及其意义
- 20 肝组织固有荧光分布特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