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重庆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病毒性肝炎研究所承办。本刊是全国性学术期刊,反映了肝脏疾病基础研究和临床实践的最新水平,报道了国内最新研究成果,介绍了国际学术动态,促进国际国内学术交流。内容包括肝脏疾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病理、病理生理、免疫学、发病机理、 临床诊断治疗及预防的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以及新技术、新方法的重要进展。杂志适合县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从事肝病防治研究及临床实践的医务人员、预防和基础科研工作者阅读。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肝脏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341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0-1113/R
邮发代号: 78-56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重庆
出版地区 重庆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肝脏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7-3418
- 国内刊号:50-1113/R
- 出版周期:月刊
-
伴HDV感染的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特征
目的 通过对丁型肝炎病毒(HDV)感染的乙型肝炎患者临床特点分析,了解HDV感染特征和HDV致病机理。方法对合并HDV感染的507例乙型肝炎患者各临床类型肝炎的发生、预后、临床表现、生物化学指标、肝炎病毒标志物等作统计分析,以213例单纯HBV感染的乙型肝炎患者作对照。结果HDV感染后重型肝炎、肝硬化的发生率和病死率、及发生出血、腹水、并发症和ALT反复增高及增高幅度均较HDV阴性者高(P<0.0......
作者:顾小红;李奇芬;王宇明 刊期: 2001- 01
-
乙型肝炎肝损伤中铁代谢异常的研究
目的 探讨血清铁代谢对乙型肝炎肝损伤的影响。方法对收治的103例乙型肝炎患者按临床分型,观察铁代谢血清学指标血清铁蛋白、转铁蛋白、血清铁、总铁结合力与乙型肝炎肝损伤的关系。结果血清铁蛋白、转铁蛋白、血清铁和总铁结合、乙型肝炎肝损伤相关。其中,血清铁蛋白、血清铁随肝损伤加重而增加,转铁蛋白、总铁结合力随肝损伤加重而减少。结论铁负荷过重可能协助HBV加重肝损伤,因此检测铁代谢指标可以对乙型肝炎的治疗和......
作者:曹治宸;白玉;刘金星;李兵顺;杨学农;李凤林 刊期: 2001- 01
-
妊娠与肝脏疾病
一、妊娠剧吐妊娠剧吐多见于早孕期。常见到累及肝脏的病例,50%的病人转氨酶异常,通常<1000U/L;少数严重病例可出现黄疸。肝活检显示轻微的、非特异性的改变。治疗呕吐的经验包括休息和静脉输液。据报导异丙嗪或氟哌利多的应用还是有效的。少数病人需要肠内或肠外营养。二、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国内发病率为0.3%~4.4%。其主要症状是瘙痒,往往在妊娠中期开始出现症状,分娩后一段时间内......
作者:杨列永;于咸怀 刊期: 2001- 01
-
因特网上的肝脏病信息资源
因特网(Internet)是世界上复盖面广、规模大、内容丰富的信息资源库,为全世界提供了大量的肝病信息。为了节约用户的上网时间、使从事肝病专业的有关人员和肝病患者更好地利用因特网上的信息资源,我们将因特网上重要的国外肝病信息资源、网址及查找方法介绍如下。一、有关肝脏疾病的信息资源库1.HepNet(http://www.hepnet.com):肝病信息网络分为5个部分:(1)有关肝炎的临床和科研以......
作者:孟昭鹏;李秀英;韩俊英 刊期: 2001- 01
-
丙型肝炎的治疗
编者按2000年6月3日在日本福冈举行的亚太肝病学会-国际肝病学会的联合学术大会上,由5个工作小组向大会提交了作为亚太地区“共识”的5个报告。其中关于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报告及建议已登载于我刊第8卷第4期。现将其中关于慢性丙型肝炎治疗的报告及建议摘要的译文发表,供大家参考。报告组成员:GarrellGC(悉尼)、OmataM(东京)副主席、SarinSK(新德里)、ShiratoriY(东京)、Ch......
作者:崔焱;王宇;贾继东;王宝恩 刊期: 2001- 01
-
贵阳地区首发TTV感染致急性瘀胆型肝炎1例
患者,男,22岁,因发热5d,体温高时达39℃,血WBC3.5×109/L,初诊为“沙门氏菌属感染”而收入院。给予妥布霉素,益保世林治疗,3d后体温降至正常。但肝功能出现明显异常,ALT>1000U/L,AST>750U/L,TB58μmol/L。即停用妥布霉素及益保世林改用护肝治疗。入院第8天出现消化道症状,恶心,呕吐,黄疸明显加深,尿如浓茶,TB达247μmol/L,肝于右肋下1.5cm处触及......
作者:张世萍;贺远;黄致模 刊期: 2001- 01
动态资讯
- 1 肝素对大鼠肝星状细胞中转化生长因子β1启动活性的影响
- 2 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上调HepG2细胞中SMYD3的表达
- 3 肝癌组织缺氧诱导因子-1α的动态表达特征及其临床价值
- 4 拉米夫定治疗期间患者血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定量的变化
- 5 熊去氧胆酸治疗大鼠肝内淤胆的实验研究
- 6 微小RNA-221对HepG2细胞增殖及其凋亡的影响
- 7 人肝再生增强因子在肝衰竭患者血清及肝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 8 不同类型肝病患者凝血因子变化规律及其与凝血状态的关系
- 9 三种戊型肝炎诊断试剂可靠性的研究
- 10 乙型肝炎病毒DNA国家定量标准品的研制及初步应用
- 11 肝硬化患者食管静脉曲张程度无创诊断的临床研究
- 12 88例儿童肝豆状核变性临床分析
- 13 肝细胞一氧化氮合酶的诱导及动力学研究
- 14 自体肝移植研究现状及展望
- 15 慢性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脾切除术后抗病毒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
- 16 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终末期肝病模型预后分析
- 17 99m锝-多聚白蛋白动态肺灌注扫描在肝肺综合征早期诊断中的意义
- 18 中国e抗原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方案的经济学评价
- 19 乙型肝炎重症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 20 继发性胆汁淤积的分子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