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重庆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病毒性肝炎研究所承办。本刊是全国性学术期刊,反映了肝脏疾病基础研究和临床实践的最新水平,报道了国内最新研究成果,介绍了国际学术动态,促进国际国内学术交流。内容包括肝脏疾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病理、病理生理、免疫学、发病机理、 临床诊断治疗及预防的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以及新技术、新方法的重要进展。杂志适合县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从事肝病防治研究及临床实践的医务人员、预防和基础科研工作者阅读。                

首页>中华肝脏病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肝脏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7-3418
  • 国内刊号:50-1113/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中华肝脏病杂志2002年第06期

供肝冷热缺血移植后损伤与炎症细胞的关系

邵堂雷;蔡伟耀;杨卫平;张明钧;陈皓;狄忠民;周光文;李宏为

关键词:缺血再灌注损伤, 中性粒细胞, T淋巴细胞, 大鼠, 肝移植
摘要:目的探讨冷、热缺血移植术后引起供肝损伤的炎性细胞是否相同.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2组,每组各24只.供肝分别在乳酸林格氏中保存120或240 min后行原位肝移植术;另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3组,每组各24只供肝分别经心跳停搏90、120和150 mm后行原位肝移植术.大鼠分别于术后1、3、6和24 h处死采样.结果随着冷、热缺血时间的延长,移植后血清ALT等值不断升高,如冷缺血120 min和240 mm移植术后1 h ALT值(U/L)分别为454.8±45.2和1063.0±166.1,3 h分别为712.0±65.9和1 639.0±241.2,6 h分别为1 702.0±169.2和4 193.0±672.7,24 h分别为1 067.0±141.2和1316.7±205.2,热缺血90、120和150mm移植术后1 hALT值(U/L)分别为5035.2±786.7、6075.3±1613.1和7449.5±1 052.0,3 h分别为5 564.5±696.4、7 900.7±863.0和8 854.8±2089.3,6 h分别为7 363.8±616.7、10 459.3±1 573.7和10 294.0±530.0,24 h 90 mm组为1 942.5±188.5;且术后移植肝的病理损害也逐渐加重.冷缺血移植术后3、6 h肝细胞出现坏死,且有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热缺血移植术后3、6 h肝细胞也有大量坏死,但却出现淋巴细胞浸润.电镜表现与镜下基本一致,且电镜证实热缺血移植后浸润的淋巴细胞为T淋巴细胞.结论冷、热缺血移植术后供肝的损伤似乎是由两种不同的炎性细胞所介导;中性粒细胞介导冷缺血再灌注损伤而T淋巴细胞介导心跳停搏热缺血再灌注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