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重庆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病毒性肝炎研究所承办。本刊是全国性学术期刊,反映了肝脏疾病基础研究和临床实践的最新水平,报道了国内最新研究成果,介绍了国际学术动态,促进国际国内学术交流。内容包括肝脏疾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病理、病理生理、免疫学、发病机理、 临床诊断治疗及预防的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以及新技术、新方法的重要进展。杂志适合县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从事肝病防治研究及临床实践的医务人员、预防和基础科研工作者阅读。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首页>中华肝脏病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肝脏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7-3418
- 国内刊号:50-1113/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肝纤维化过程中胶原、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抑制因子表达的动态变化及相互关系
朱跃科;王宝恩;申凤俊;王爱民;贾继东;马红
关键词:肝纤维化, 胶原, 基质金属蛋白酶, 大鼠
摘要:目的研究在整个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肝组织Ⅰ、Ⅲ型胶原,间质性胶原酶(MMP 1 3)及其抑制因子(TIMP-1)表达水平的动态变化规律及相互间的关系.方法将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与模型组.模型组以二甲基亚硝胺腹腔内注射,第1周注射3次,随后每周2次,共注射6周,停用后再观察2周;正常对照组以等渗盐水代替腹腔内注射.分别于第1、4、10、17、28、42、56天分批处死大鼠.留取的肝脏组织做HE与Masson染色,按0~4期标准判定肝纤维化程度,测定羟脯氨酸含量,应用半定量RTPCR检测Ⅰ、Ⅲ型胶原、MMp-13和TIMP-1 mRNA.结果在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胶原持续增高,其中Ⅰ型胶原mRNA在肝组织受损后10 d开始较正常对照明显增高(正常组0.468±0.015,模型组0.603±0.031,t=2.8 5,P<0.05),并保持不断增高的表达水平直至实验结束;Ⅲ型胶原mRNA从28d左右开始显著增高(正常组0.774±0.043,模型组0.922±0.079,t=4.16,P<0.01),直至实验结束;TIMP-1 mRNA从第4天即开始明显增高(正常组0.618±0.030,模型组0.728±0.013,t=2.60,P<0.05),并保持不断增高的趋势直至实验结束;MMP-13 mRNA从10 d后到28 d有显著增高(17d左右达到高峰,正常组0.987±0.048,模型组1.141±0.033,t=4.08,P<0.01),此后便逐渐下降至实验结束.结论在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MMP-13的表达虽有增高,但由于TIMP-1的表达在肝受损后早期即开始持续不断增高,从而MMP-13降解胶原的能力受到抑制,致使过度产生与沉积的胶原得不到有效降解,促进了肝纤维化的发展.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