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重庆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病毒性肝炎研究所承办。本刊是全国性学术期刊,反映了肝脏疾病基础研究和临床实践的最新水平,报道了国内最新研究成果,介绍了国际学术动态,促进国际国内学术交流。内容包括肝脏疾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病理、病理生理、免疫学、发病机理、 临床诊断治疗及预防的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以及新技术、新方法的重要进展。杂志适合县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从事肝病防治研究及临床实践的医务人员、预防和基础科研工作者阅读。                

首页>中华肝脏病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肝脏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7-3418
  • 国内刊号:50-1113/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中华肝脏病杂志2007年第05期

替比夫定或拉米夫定抗乙型肝炎病毒的疗效预测探讨

贾继东;侯金林;尹有宽;徐道振;谭德明;牛俊奇;周霞秋;王宇明;朱理珉;贺永文;任红;万谟彬;陈成伟;巫善明;陈亚岗;许家璋;王勤环;魏来;马红

关键词:肝炎, 乙型, 慢性, 核苷酸类, 拉米夫定, 替比夫定
摘要:目的 观察替比夫定、拉米夫定治疗24周时对HBV的抑制程度,与治疗1年疗效的相关性,探讨临床实用的疗效预测指标.方法 Ⅲ期临床研究,采用随机、对照、双盲、双模拟、多中心设计.共入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332例,其中替比夫定组167例,拉米夫定组165例.根据治疗24周时血清HBV DNA的水平,将患者分为4组:PCR低于检测下限(QL)组(<300拷贝/ml)、QL~<103拷贝/ml组、103~<104拷贝/ml组和≥104拷贝/ml组.结果 治疗52周时,替比夫定组血清HBV DNA自基线下降6.2log10,拉米夫定组下降5.4log10,t=3.6,JD<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BV DNA低于检测下限的比例分别为69.6%和43.4%,x2=6.5,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论替比夫定组还是拉米夫定组治疗24周时HBV DNA水平越低,在52周HBV DNA达到PCR检测不到的水平、HBeAg血清转换和ALT复常的比率越高,48周病毒耐药的发生率越低.24周时替比夫定组HBV DNA低于检测下限的患者在52周时达到HBeAg血清转换的比率为43.3%,≥300拷贝/ml患者为8.8%,x2=21.6,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替比夫定或拉米夫定治疗24周时,PCR检测不到HBV DNA,提示在52周可达到较佳疗效; 24周时病毒水平下降不理想提示发生耐药的可能性增加.24周对HBV DNA的抑制程度可作为1年疗效的预测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