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重庆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病毒性肝炎研究所承办。本刊是全国性学术期刊,反映了肝脏疾病基础研究和临床实践的最新水平,报道了国内最新研究成果,介绍了国际学术动态,促进国际国内学术交流。内容包括肝脏疾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病理、病理生理、免疫学、发病机理、 临床诊断治疗及预防的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以及新技术、新方法的重要进展。杂志适合县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从事肝病防治研究及临床实践的医务人员、预防和基础科研工作者阅读。                

首页>中华肝脏病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肝脏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7-3418
  • 国内刊号:50-1113/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中华肝脏病杂志2009年第09期

应用氟尿嘧啶口服新剂型S-1节拍性化学治疗抑制裸鼠LCI-D20原位移植瘤的血管形成

陈方国;王杰军;薛琼

关键词:癌, 肝细胞, 化学疗法, 肿瘤, 血管组织
摘要:目的 探讨应用氟尿嘧啶口服新剂型S-1(替加氟、吉美嘧啶.奥替拉西按物质的量1.0:0.4:1.0构成)节拍性化学治疗抑制人高转移肝癌LCI-D20模型血管形成的作用. 方法采用治疗剂量及节拍性剂量的氟尿嘧啶口服新剂型S-1治疗30只LCI-D20模型裸鼠,分为对照组及实验A、B、C、D组.用药28 d后处死裸鼠,收集并记录肝脏、腹腔及肺的肉眼可见瘤灶,称取瘤总质量即为该裸鼠的肿瘤负荷;以鼠抗-CD34(1:50)为第一抗体,EnVision(rat)为第二抗体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以肿瘤区内染成棕褐色单个内皮细胞或内皮细胞簇作为一个微血管计算,在高倍显微镜下(×400)随机计数5个视野,取平均数作为其微血管密度值-流式细胞术检测肿瘤细胞凋亡.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肿瘤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血小板反应蛋白-1(TSP-1)的表达.实验数据比较采用完全随机方差分析.结果 对照组及实验A、B、C、D组裸鼠瘤质量分别为(2.01±0.29)g、(0.38±0.19)g、(1.12±0.27)g、(1.38±0.33)g、(2.27±0.58)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6.36,P<0.01);微血管密度分别为39.57±2.50、19.90±2.59、5.93±3.33,17.10±2.32、29.53±2.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3.61,P<0.01);肿瘤组织细胞凋亡率分别为4.08%±3.20%、44.37%±2.34%、31.73%±2.52%、19.83%±0.33%、8.25%±0.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6.76,P<0.01).VEGFmRNA和bFGF mRNA的表达,对照组高,A组略低,C、D组次之,B组低;TSP-1 mRNA的表达,B组高,C、D组略低,A组次之,对照组低.结论 氟尿嘧啶口服新剂型S-1对肝癌LCI-D20模型有明显抑制作用;节拍性应用氟尿嘧啶口服新剂型S-1抑制肿瘤血管形成的作用明显,对肿瘤细胞的凋亡有明显促进作用,对肿瘤组织VEGF、bFGF,TSP-1的表达有调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