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重庆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病毒性肝炎研究所承办。本刊是全国性学术期刊,反映了肝脏疾病基础研究和临床实践的最新水平,报道了国内最新研究成果,介绍了国际学术动态,促进国际国内学术交流。内容包括肝脏疾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病理、病理生理、免疫学、发病机理、 临床诊断治疗及预防的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以及新技术、新方法的重要进展。杂志适合县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从事肝病防治研究及临床实践的医务人员、预防和基础科研工作者阅读。                

首页>中华肝脏病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肝脏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7-3418
  • 国内刊号:50-1113/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中华肝脏病杂志2009年第04期

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并发缺血性肝炎的临床特征与预后

范春蕾;段瑾;董培玲;欧阳颖;张斌;平春霞;丁惠国

关键词:肝炎, 乙型, 肝硬化, 出血, 诊断, 预后, 缺血性肝炎
摘要:目的 研究乙型肝炎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缺血性肝炎的发生率、临床特点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264例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资料,其中缺血性肝炎患者11例,分层随机抽样法选择同期无缺血性肝炎患者30例为对照,分析缺血性肝炎的临床特点.各种构成比及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或直接概率法;出血前后各指标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 结果缺血性肝炎的发生率为4.17%,平均年龄为(43.1±5.7)岁,较对照组[(52.3±11.1)岁]年轻(P<0.05).ALT、AST快速升高超过正常值上限20倍,10 d内迅速恢复,伴有总胆红素、乳酸脱氢酶、碱性磷酸酶、γ-谷氨酰转肽酶的明显升高,胆碱酯酶下降,尿素氮、肌酐及白细胞数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缺血性肝炎组病死率为54.5%(6/1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6.7%(5/30),P<0.05;感染、肝肾综合征,肝性脑病是其主要的死亡原因.缺血性肝炎组患者失血量200~3600 ml不等,休克患者占63.6%(7/11),出血量与缺血性肝炎无明显的相关性.结论 年龄小、失血性休克、肝脏储备功能差是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发生缺血性肝炎的危险因素.肝硬化消化道出血并发缺血性肝炎患者,及时应用抗菌素防治感染,减少内毒素血症对于改善预后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