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重庆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病毒性肝炎研究所承办。本刊是全国性学术期刊,反映了肝脏疾病基础研究和临床实践的最新水平,报道了国内最新研究成果,介绍了国际学术动态,促进国际国内学术交流。内容包括肝脏疾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病理、病理生理、免疫学、发病机理、 临床诊断治疗及预防的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以及新技术、新方法的重要进展。杂志适合县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从事肝病防治研究及临床实践的医务人员、预防和基础科研工作者阅读。                

首页>中华肝脏病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肝脏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7-3418
  • 国内刊号:50-1113/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中华肝脏病杂志2010年第02期

商陆抗病毒蛋白不同结构域的抗乙型肝炎病毒活性

郭春霞;贺永文;彭程;雷延昌;李文庭

关键词:肝炎病毒, 乙型, 抗病毒药, 商陆抗病毒蛋白
摘要:目的 比较全长和不同片段缺失型商陆抗病毒蛋白(PAP)基因真核表达质粒体外抗HBV作用及其细胞毒性作用.方法 将全长和不同片段缺失型PAP基因真核表达质粒用脂质体转染HepG2.2.15细胞,收获生长良好的HepG2.2.15细胞,转染前1 d,接种于24孔培养细胞板,培养20 h后,待细胞密度达到40%~50%时进行转染.细胞随机分为4组:pXF3H组,转染空质粒pXF3H作为对照;pXF3H-PAP_(12)组,转染全长PAP的真核表达质粒pXF3H-PAP_(12);pXF3H-PAP_(14)组,转染C端缺失25个氨基酸的PAP的真核表达质粒pXF3H-PAP_(14);pXF3H-PAP3_(34)组,转染既缺失N端69个氨基酸又缺失C端25个氨基酸的PAP的真核表达质粒pXF3H-PAP_(34).转染的质粒剂量为每孔1.0μg,终浓度为2.0μg/ml,质粒DNA(μg)和脂质体(μl)的比例为1:2.5,转染72 h后收集细胞及培养上清液.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培养上清液HBsAg和HBeAg,荧光定量PCR检测HBV DNA水平,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检测各质粒对转染细胞的毒性作用.应用SPSS12.0软件包处理数据,两样本均数的比较采用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对HBsAg、HBeAg、HBVDNA的抑制率,pXF3H-PAP_(14)组分别为56.3%、75.8%和61.7%,pXF3H-PAP_(12)组分别为61.4%、84.2%和63.2%,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pXF3H-PAP_(14)组细胞毒性 (抑制率为10.2%)明显低于pXF3H-PAP_(12)组(抑制率为27.1%),χ~2=7.7,P<0.01.pXF3H-PAP_(34)组无细胞毒性,但其抗HBV作用也丧失,对HBsAg、HBeAg、HBV DNA的抑制率分别为7.8%、11.0%、20.5%.结论 PAP的C端25个氨基酸与细胞毒性相关,与抗HBV活性无关;PAP的N端69个氨基酸与抗HBV活性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