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重庆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病毒性肝炎研究所承办。本刊是全国性学术期刊,反映了肝脏疾病基础研究和临床实践的最新水平,报道了国内最新研究成果,介绍了国际学术动态,促进国际国内学术交流。内容包括肝脏疾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病理、病理生理、免疫学、发病机理、 临床诊断治疗及预防的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以及新技术、新方法的重要进展。杂志适合县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从事肝病防治研究及临床实践的医务人员、预防和基础科研工作者阅读。                

首页>中华肝脏病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肝脏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7-3418
  • 国内刊号:50-1113/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中华肝脏病杂志2012年第11期

肠道内环境在酒精性脂肪肝发病中的初始作用及益生菌的治疗效果

张波;鲁晓岚;宋亚华;史海涛;李进;耿燕

关键词:脂肪肝, 酒精性, 内毒素类, 肠道微生态, 紧密连接
摘要:目的 探讨酒精性脂肪肝(ALD)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升高的始动因素,并观察四联活菌对ALD的干预效果. 方法 将5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酒精灌胃组)、干预组(酒精和双歧四联活菌灌胃组)和对照组(等渗盐水灌胃组),喂养4、8周后分别取各组大鼠肝组织行HE染色观察肝脏病理学变化及电子显微镜下肠道黏膜变化、紧密连接occludin蛋白的表达变化;测定各组大鼠血清氨基转移酶、甘油三酯、内毒素的水平;取肠道新鲜粪便培养大肠杆菌.数据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者两两比较采用LDL-t检验. 结果 造模4周后,对照组、模型组及干预组的内毒素水平分别为(0.67±0.14)pg/ml、(4.42±1.28) pg/ml、(2.88±0.83) pg/ml,三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7.288,P<0.01);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内毒素水平明显升高(P< 0.05);与模型组比较,干预组内毒素水平明显降低(P<0.05).而三组之间ALT、AST、甘油三酯的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造模8周后,对照组、模型组及干预组的ALT和AST水平分别为(62.33±7.12) U/L和(90.50±10.67) U/L、(95.50±8.73) U/L和(130.00±14.91) U/L、(81.33±6.19) U/L和(110.33±7.26) U/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8.051,P<0.01;F=30.170,P<0.01);对照组、模型组及干预组的甘油三酯水平分别为(0.84±0.84) mmol/L、(1.40±0.17) mmol/L、(1.10±0.17) mmol/L,F=10.592,P<0.01.对照组、模型组及干预组的大肠杆菌计数分别为(2.23±0.46) lg3/ml、(4.81±0.29) lg3/ml、(3.61±0.50)lg3/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3.579,P<0.01);三组的内毒素水平分别为(0.52±0.21)pg/ml、(12.46±2.61) pg/ml、(6.83±1.74) 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0.731,P<0.01).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ALT、AST、甘油三酯、大肠杆菌计数及内毒素水平均明显增高(P值均<0.05);与模型组比较,干预组上述指标均明显降低(P值均<0.05).造模8周后模型组比4周模型组小肠上皮细胞结构破坏更明显,细胞间隙增宽;干预组细胞连接结构比较清晰,细胞间隙稍增宽;造模8周后模型组occludin的表达强度明显下降,且分布不连续;而干预组occludin蛋白的表达水平则介于模型组与对照组之间.结论 ALD早期存在肠道微生态紊乱并产生肠源性内毒素血症,肠道通透性的增加可能是促使内毒素升高的始动因素;双歧四联活菌可能通过改变肠道菌群种类,上调肠道上皮黏膜occludin蛋白的表达,阻止内毒素通过紧密连接入血,从而有助于延缓ALD的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