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重庆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病毒性肝炎研究所承办。本刊是全国性学术期刊,反映了肝脏疾病基础研究和临床实践的最新水平,报道了国内最新研究成果,介绍了国际学术动态,促进国际国内学术交流。内容包括肝脏疾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病理、病理生理、免疫学、发病机理、 临床诊断治疗及预防的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以及新技术、新方法的重要进展。杂志适合县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从事肝病防治研究及临床实践的医务人员、预防和基础科研工作者阅读。                

首页>中华肝脏病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肝脏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7-3418
  • 国内刊号:50-1113/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中华肝脏病杂志2015年第04期

肝细胞特异性对比剂钆塞酸二钠增强磁共振检查对非酒精性脂肪肝诊断及分级的潜在价值

丁莺;曾蒙苏;饶圣祥;陈财忠;周潇丰

关键词:脂肪肝, 兔, T1弛豫值
摘要: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disease,NAFLD)会进展成非酒精性肝纤维化、肝硬化及肝细胞肝癌,疾病发展早期就应被及时诊断并尽早采取干预治疗[1-2].钆塞酸二钠作为一种肝细胞特异性对比剂,当肝细胞受损、肝脏功能下降时,钆塞酸二钠的吸收与排泄受到影响[3-4].本研究拟选用不同阶段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动物模型,通过测量肝损害T1弛豫值的变化,探讨钆塞酸二钠增强磁共振检查对肝细胞损害评价的价值,以期能运用钆塞酸二钠磁共振检查进行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分级,为完善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诊断及评估疾病进程提供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