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重庆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病毒性肝炎研究所承办。本刊是全国性学术期刊,反映了肝脏疾病基础研究和临床实践的最新水平,报道了国内最新研究成果,介绍了国际学术动态,促进国际国内学术交流。内容包括肝脏疾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病理、病理生理、免疫学、发病机理、 临床诊断治疗及预防的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以及新技术、新方法的重要进展。杂志适合县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从事肝病防治研究及临床实践的医务人员、预防和基础科研工作者阅读。                

首页>中华肝脏病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肝脏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7-3418
  • 国内刊号:50-1113/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中华肝脏病杂志2015年第01期

核苷类药物治疗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24个月的生存分析

高海兵;林明华;潘晨;林太杰;王香梅;周锐;李孝楼

关键词:肝炎病毒, 乙型, 肝功能衰竭, 核苷类药物, 生存分析
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核苷类似物对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的远期生存率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选择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1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自主选择原则,分为基础治疗组及抗病毒治疗组(包括拉米夫定治疗组、替比夫定治疗组、恩替卡韦治疗组),随访24个月,应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 结果 180例患者均完成随访,4组患者基线临床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1个月时各组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reslow=4.475,P=0.215),但2、3、6、12和18个月时基础治疗组生存率均低于拉米夫定组、替比夫定组及恩替卡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3组抗病毒组生存率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4个月时,基础治疗组生存率仍低于拉米夫定组、替比夫定组及恩替卡韦组(Breslow 值分别为5.604、5.621、14.701,P值均<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4个月时,拉米夫定组与替比夫定组的生存率比较,P> 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这两组生存率均低于恩替卡韦组,Breslow值分别为4.010、4.307,P值均<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分层分析发现基线30%<凝血酶原活动度(PTA)≤40%或MELD评分≤29或HBV DNA≥51og10 IU/ml的患者治疗1个月时,基础治疗组与抗病毒治疗组累积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而2、3、6、12、18、24个月时基础治疗组累积生存率则低于抗病毒治疗组(P<0.05);20%<PTA≤30%患者随访1个月至24个月基础治疗组累积生存率均低于抗病毒治疗组,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PTA≤20%或MELD≥30%两组患者随访1个月至24个月累积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基线HBV DNA<5 log10 IU/ml的患者,治疗1、2、3、6、12、18个月时基础治疗组生存率与抗病毒治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24个月生存率低于抗病毒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 reslow=4.055,P=0.044). 结论 核苷类似物能够提高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的长期生存率,恩替卡韦更适合患者的长期治疗.早期、中期及HBV DNA阳性的患者均应尽早进行抗病毒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