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重庆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病毒性肝炎研究所承办。本刊是全国性学术期刊,反映了肝脏疾病基础研究和临床实践的最新水平,报道了国内最新研究成果,介绍了国际学术动态,促进国际国内学术交流。内容包括肝脏疾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病理、病理生理、免疫学、发病机理、 临床诊断治疗及预防的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以及新技术、新方法的重要进展。杂志适合县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从事肝病防治研究及临床实践的医务人员、预防和基础科研工作者阅读。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首页>中华肝脏病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肝脏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7-3418
- 国内刊号:50-1113/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23例维吾尔族肝豆状核变性的临床分析
艾山江·玉苏甫江;沙晶;党辉;玛依努尔·买买提;段凤梅;朱沂;李红燕
关键词:肝豆状核变胜, 维吾尔族, 临床研究
摘要:肝豆状核变性(又称为Wilson病)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铜代谢障碍性疾病,1912年由Wilson医生首次报道而得名;其发病机制为体内大量堆积的铜沉积在基底节、角膜、肝脏及肾脏等组织引起相应的症状[1].根据受累器官的不同分为神经型、肝型、肾型及混合型等,然而其临床表型及出现顺序在不同人群中存在差异[2].据报道,美洲巴西人群首发表现以肝害多见[3],而欧洲患者则以神经型为主;在我国汉族患者中早期以肝型起病的多见,晚发型多以神经系统损害为主[4-6].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