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重庆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病毒性肝炎研究所承办。本刊是全国性学术期刊,反映了肝脏疾病基础研究和临床实践的最新水平,报道了国内最新研究成果,介绍了国际学术动态,促进国际国内学术交流。内容包括肝脏疾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病理、病理生理、免疫学、发病机理、 临床诊断治疗及预防的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以及新技术、新方法的重要进展。杂志适合县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从事肝病防治研究及临床实践的医务人员、预防和基础科研工作者阅读。                

首页>中华肝脏病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肝脏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7-3418
  • 国内刊号:50-1113/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中华肝脏病杂志2017年第11期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后肝纤维化逆转的病理定性评估

孙亚朦;周家玲;王麟;吴晓宁;陈永鹏;朴红心;陆伦根;蒋伟;徐有青;封波;南月敏;谢雯;陈国凤;郑欢伟;李海;丁惠国;刘晖;吕福东;邵晨;王泰龄;欧晓娟;王冰琼;陈姝延;尤红;贾继东

关键词:肝纤维化, 抗病毒治疗, 病理定性评估, Ishak评分
摘要:目的 抗病毒治疗可以逆转部分乙型肝炎纤维化和肝硬化,但既往有关肝纤维化逆转的研究多采用病理半定量方法,而非定性评估.本研究旨在建立反映慢性乙型肝炎(CHB)抗病毒治疗后肝纤维化/肝硬化动态变化的病理定性评估方法. 方法 入组CHB肝纤维化及肝硬化初治患者,以恩替卡韦为基础的抗病毒治疗前及治疗78周后行两次肝穿刺活组织学检查,每半年进行1次随访评估.根据不同纤维间隔所占比例,提出评估肝纤维化动态变化的定性新标准(P-I-R分类):进展为主型(predominantly Progressive),逆转为主型(predominantly Regressive)和不确定型(Indeterminate),分别使用此分类标准和Ishak纤维化分期评估治疗前后纤维化变化,使用Ishak炎症活动度评分评估治疗前后炎症活动度变化. 结果 共入组1 12例有治疗前后两次肝穿刺的CHB患者,其中71例Ishak≥3期且肝穿刺质量合格的患者纳入终分析.根据P-I-R分类,治疗前,进展为主型、不确定型和逆转为主型患者比例分别为58% (41/71)、29% (21/71)和13% (9/71),三种类型间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白蛋白、HBeAg阳性率、HBV DNA和肝脏硬度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治疗后,进展为主型、不确定型和逆转为主型患者比例变为11%(8/71)、11% (8/71)和78% (55/71).在35例治疗前后Ishak分期无变化的患者中,72% (25/35)的患者治疗后P-I-R评分为逆转为主型,且这些患者的Laennec评分、胶原比例面积和肝脏硬度值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结论 新的P-I-R分类可用于评估CHB患者抗病毒治疗后肝纤维化的动态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