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重庆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病毒性肝炎研究所承办。本刊是全国性学术期刊,反映了肝脏疾病基础研究和临床实践的最新水平,报道了国内最新研究成果,介绍了国际学术动态,促进国际国内学术交流。内容包括肝脏疾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病理、病理生理、免疫学、发病机理、 临床诊断治疗及预防的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以及新技术、新方法的重要进展。杂志适合县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从事肝病防治研究及临床实践的医务人员、预防和基础科研工作者阅读。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首页>中华肝脏病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肝脏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7-3418
- 国内刊号:50-1113/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肝硬化患者社区获得性革兰阴性杆菌血流感染的临床特征
涂波;刘素霞;吴丹;张昕;石磊;谢杨新;赵鹏;秦恩强
关键词:肝硬化, 血流感染, 社区获得性感染, 革兰阴性杆菌
摘要:目的 分析肝硬化患者社区获得性革兰阴性杆菌(G杆菌)血流感染的病原菌特征并探索佳治疗策略.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在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因社区获得性血流感染住院治疗的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统计分析其临床特点、病原菌及药物敏感性试验情况.率的比较采用Pearson Chi-square检验,等级资料进行Wilxcon秩和检验. 结果 共纳入各种病因所致肝硬化患者240例(男性178例),平均年龄(51.7±11.1)岁;总体临床好转率80.42%,无效/病死率为19.58%.患者血流感染发生后,12 h内应用敏感抗菌药物的好转率88.2%,明显高于超过12 h使用敏感抗菌药物者(5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Child-Pugh分级越高,超过12h使用敏感抗菌药物好转率越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共分离到245株G-杆菌,占前6位的是:大肠埃希菌135株(占55.1%)、肺炎克雷伯菌62株(占25.3%)、气单胞菌16株(占6.5%)、非伤寒沙门菌4株(占1.6%)、阴沟肠杆菌3株(占1.2%)、鲍曼不动杆菌2株(占0.8%).总体敏感性较高的抗菌药物分别是美罗培南(98.5%)、亚胺培南(97.9%)、阿米卡星(97.5%)、哌拉西林/他唑巴坦(94.7%)、头孢美唑(93.7%)、头孢哌酮/舒巴坦(93.0%).不同细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存在差异. 结论 肝硬化患者一旦发生社区获得性血流感染,应尽早应用敏感性高的抗菌药物治疗.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等抗菌药物可作为一线经验用药,必要时需考虑联合用药.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