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重庆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病毒性肝炎研究所承办。本刊是全国性学术期刊,反映了肝脏疾病基础研究和临床实践的最新水平,报道了国内最新研究成果,介绍了国际学术动态,促进国际国内学术交流。内容包括肝脏疾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病理、病理生理、免疫学、发病机理、 临床诊断治疗及预防的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以及新技术、新方法的重要进展。杂志适合县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从事肝病防治研究及临床实践的医务人员、预防和基础科研工作者阅读。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肝脏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341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0-1113/R

邮发代号: 78-56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重庆

出版地区 重庆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肝脏病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肝脏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7-3418
  • 国内刊号:50-1113/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中华肝脏病杂志2013年第11期文章
  • 替比夫定治疗过程中患者肌酸激酶变化趋势的临床观察

    我国2005年《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防治指南》推荐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患者应用干扰素或核苷类抗病毒药物治疗,GLOBE研究结果表明替比夫定作为一种新型有效的核苷类抗病毒药物,用于治疗CHB,无论对HBeAg阳性或阴性的患者,都有较好的病毒学应答和生物化学应答并有可靠的安全性,但服药过程中容易发生肌酸激酶(creatinekinase,CK)升高甚至出现药物相关性肌病[1-2].本研究通过回顾......

    作者:张婧;黄坤;祁婷婷;陈金军;王燕军;钟春秀;谢新鹏;尹军花 刊期: 2013- 11

  • 核苷(酸)类抗病毒药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 DNA与HBsAg定量的5年动态分析

    目的分析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应用核苷(酸)类抗病毒药物治疗,动态观察HBVDNA与HBsAg定量.方法11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初始应用单种核苷类药物抗病毒治疗,每三个月随访一次,检测HBV五项标志物、HBVDNA,每隔1年检测HBsAg定量,用SPSS13.0统计软件分析比较HBVDNA与HBsAg定量的5年变化.根据资料不同分别采用方差分析和x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10例患者中,在随访第5年仍......

    作者:席宏丽;李敏然;鲍毅;于敏;秦小琪;徐小元 刊期: 2013- 11

  • 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及其合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的疗效

    目的观察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丙型肝炎病毒(HCV)合并感染者及HCV单一感染者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NF)联合利巴韦林抗HCV疗效.方法70名HIV/HCV合并感染者(合并感染组)及60例HCV单一感染者(单一感染组),均给予Peg-INFα-2a联合利巴韦林抗HCV治疗,于治疗0、4、12、24、48周及停药后24周行HCVRNA载量检测.PCR加测序法获得HCV基因型及IL-28B......

    作者:刘波;蔡卫平;胡凤玉;许敏;兰芸;唐小平 刊期: 2013- 11

  •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受抑制导致肝细胞脂类代谢紊乱促进丙型肝炎病毒复制

    目的用携带HCV复制子的Huh-7.5细胞探讨HCV复制对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表达及肝细胞脂类代谢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Huh-7.5细胞、复制子细胞和干扰素处理的复制子细胞3组.应用流式细胞仪、比色法测定细胞活性氧(ROS)变化和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NADH比值变化.应用液体闪烁计数仪、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Westernblot检测SIRT1活性、mRN......

    作者:孙丽杰;赵勇华;李树臣;于建武;康鹏;刘伟 刊期: 2013- 11

  • 核苷(酸)类似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停药复发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目的探讨核苷(酸)类似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达到停药标准后复发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核苷(酸)类似物治疗且达到停药标准后复发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60例的资料.分析复发患者在治疗基线、停药和复发时生物化学、血清学和病毒学等指标的特征.应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影响停药复发的危险因素.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或Mann-WhitneyU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HBeAg阳性......

    作者:陈立;李孝楼;甘巧蓉;张冬青;林榕生;林明华 刊期: 2013- 11

  • 经皮穿肝辅助肝内门腔静脉分流治疗门静脉血栓

    目的回顾性分析通过经皮穿肝辅助建立的肝内门静脉分流道,采用机械性血栓清除联合药物性溶栓的方法治疗非急性、症状性门静脉血栓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从2006年4月至2012年5月,共对18例门静脉血栓形成患者采用经皮穿肝辅助的方法建立肝内门静脉分流道,然后实施球囊扩张碎栓、经长鞘抽吸血栓、连续灌注尿激酶溶栓治疗.结果18例患者建立肝内门腔静脉分流的成功率为100%,平均溶栓时间为(65.3±29.5)h......

    作者:罗剑钧;颜志平;王建华;刘清欣;方主亭;张雯 刊期: 2013- 11

  • 实验性肝炎大鼠肥大细胞的变化及c-kit和干细胞因子在肝组织的表达

    目的研究肥大细胞(MC)对实验性肝炎大鼠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取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2组:正常对照(NC)组、慢性肝炎(CH)组.CH组采用复合因素造模(用40%四氯化碳油溶液皮下注射,同时辅以低蛋白、低胆碱、高脂肪、高醇饮食).4周末处死动物,取血分别检测血浆类胰蛋白酶(TS)、组织胺(HA)水平,同时观察肝脏组织学变化及MC形态改变.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肝脏c-kit和干细胞......

    作者:李红;赵龙凤;郝彦琴;尹镭;赵元昌;韩德五 刊期: 2013- 11

  • 槲皮素诱导大鼠肝细胞Ⅰ型血红素氧化酶表达的分子机制

    目的研究槲皮素对大鼠原代肝细胞中Ⅰ型血红素氧化酶(HO-1)诱导的分子机制.方法二步胶原酶技术分离培养大鼠原代肝细胞.不同剂量槲皮素作用大鼠原代肝细胞不同时间后,用RT-PCR方法检测HO-1的mRNA表达;50μmol/L槲皮素分别与10μmol/LPD98059、10μmol/LSB203580、10μmol/LSP600125、1μmol/LWormannin共孵育原代大鼠肝细胞12h后,用......

    作者:侯伟;刘爽;姚平;刘烈刚;覃华 刊期: 2013- 11

  • 钙池操纵的钙离子通道在乙醇诱导的原代肝细胞钙超载及损伤中的作用

    目的研究钙池操纵的钙离子通道(SOCs)在乙醇诱导的原代肝细胞钙超载及损伤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建立体外乙醇诱导原代肝细胞慢性损伤模型,检测SOCs通道蛋白分子:间质相互作用因子1(STIM1)及钙释放激活钙通道蛋白1(Oria1)的表达量及胞质中游离钙离子浓度([Ca2+]cyt)的变化,并利用通道阻断剂鉴定SOCs在慢性乙醇诱导原代肝细胞钙超载及损伤中的作用.两组之间均数的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之间......

    作者:崔瑞冰;阚宝甜;孙晓萌;罗争;郭蓉;郭晓兰;阎明 刊期: 2013- 11

  • 原发性布加综合征的病因及临床特征研究

    目的前瞻性研究原发性布加综合征(Budd-Chiarisyndrome,BCS)的临床特征及病因.方法2010年9月至2012年1月在我院收治的新发BCS患者,随访至2012年6月.记录所有患者症状、体征、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结果、治疗方法、介入治疗后生存期及无症状生存期.结果共149例BCS患者,中位年龄46岁(10~82岁),男女比例为1.61∶1;14.1%患者为急性或者亚急性BCS,85.9......

    作者:成德雷;徐浩;华荣;徐新建;杜洪涛;仇焕 刊期: 2013- 11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