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重庆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病毒性肝炎研究所承办。本刊是全国性学术期刊,反映了肝脏疾病基础研究和临床实践的最新水平,报道了国内最新研究成果,介绍了国际学术动态,促进国际国内学术交流。内容包括肝脏疾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病理、病理生理、免疫学、发病机理、 临床诊断治疗及预防的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以及新技术、新方法的重要进展。杂志适合县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从事肝病防治研究及临床实践的医务人员、预防和基础科研工作者阅读。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肝脏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341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0-1113/R
邮发代号: 78-56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重庆
出版地区 重庆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肝脏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7-3418
- 国内刊号:50-1113/R
- 出版周期:月刊
-
慢性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患者甲状腺功能异常及其影响因素
目的探讨慢性丙型肝炎(CHC)抗病毒治疗患者甲状腺功能异常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对194例CHC患者应用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α-2a联合利巴韦林(RBV)治疗,疗程48周,停药后随访24周.按治疗结束时甲状腺功能分为正常组和异常组.采用病例对照方法,回顾性分析患者治疗前后甲状腺功能异常情况及其影响因素.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对有统计学意义的性别、甲状腺自身抗体进......
作者:黄雁翔;陈新月;马丽娜;殷继明;任珊;郭丹丹;郑艳红 刊期: 2012- 03
-
不同类型肝病患者凝血因子变化规律及其与凝血状态的关系
目的研究肝脏合成的促抗凝因子、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肝外组织合成的凝血相关蛋白等成分在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肝衰竭患者中的变化特点,探讨肝脏疾病凝血与出血之间的平衡关系,寻找肝病初期的敏感指标.方法收集我院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肝衰竭患者、健康者资料,并分为慢性乙型肝炎组、肝硬化组、肝衰竭组,正常对照组.用真空管抽取患者肘静脉血2.7ml,真空管内含109mmol/L的枸橼酸钠抗凝剂,其与血液的比例......
作者:陈静;段钟平;白丽;赵军;丁美;童新元;丛玉隆 刊期: 2012- 03
-
乙型肝炎病毒Ⅹ蛋白对原代小鼠肝细胞周期的影响
目的探讨HBV复制过程中HBx蛋白对原代小鼠肝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采用原代小鼠肝细胞为研究系统,用野生型HBV质粒(pHBV)和HBx蛋白表达缺失的HBV质粒(pHBV△X)分别转染细胞.Westernblot检测细胞周期蛋白cyclinD1、cyclinE、cyclinA及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因子p16(p16)、p21的表达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和Southernblot检测HBVDN......
作者:蔡园;何松;罗娜;罗莉;龚倩 刊期: 2012- 03
-
替比夫定对乙型肝炎病毒高载量孕妇母婴传播的阻断效果及其安全性
目的评价妊娠中晚期应用替比夫定阻断HBeAg阳性且高病毒载量孕妇母婴传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择孕20~32周,HBeAg阳性、HBVDNA>1.0×107拷贝/ml孕妇,按患者意愿分替比夫定组和对照组,替比夫定组予替比夫定600mg/d口服抗病毒治疗直至产后4周或产后继续服用,对照组患者不用抗病毒药物,肝功能异常者使用复方甘草酸苷.两组婴儿产后均接受主、被动联合免疫,出生后12h内、15d注射......
作者:韩国荣;江红秀;王根菊;岳欣;王翠敏;阚乃颖;吴岷岷 刊期: 2012- 03
-
药物淋巴细胞刺激试验及其在药物性肝病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建立药物淋巴细胞刺激试验并作为免疫特异质性药物性肝损伤(drug-inducedliverinjury,DILI)的辅助诊断手段.方法对59例拟诊为DILI的患者,通过分离其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暴露于可疑药物,用氚标记胸腺嘧啶核苷掺入法检测,依据氚标记胸腺嘧啶核苷掺入值确定淋巴细胞被药物特异激活而增殖的程度.同时设立药物试验组、阴性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预试验包括植物血凝素适剂量和药物适浓度等.试......
作者:陈高艳;陈成伟;傅青春;王晓今;倪鎏达;姜小华;周丰;施莉琴;赖荣陶;杨峻 刊期: 2012- 03
-
31例小儿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分析小儿药物性肝损伤的原因及临床特点,以期指导临床减少小儿药物性肝损伤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年龄<14岁小儿药物性肝损伤患者资料,对其用药情况、年龄分布、临床表现、肝脏生物化学指标和肝组织病理学特点进行分析.偏态分布计量资料采用秩和检验分析.结果共收集31例小儿药物性肝损伤患者资料,占同期因药物性肝损伤住院患者的1.7%,其中男性20例,女性11例,年龄4个月~14岁,平均年龄(8.8±3.9......
作者:王淑珍;高珊;刘燕敏;黄云丽;陈义森;王欣欣;林伟;黄春洋;廖慧钰 刊期: 2012- 03
-
138例药物性肝损伤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肝脏组织学改变
目的探讨当前引起药物性肝损伤的主要药物种类,了解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肝脏组织学改变情况,以期为临床诊断提供思路.方法收集2008年4月至2010年4月连续收治临床诊断为药物性肝损伤(DILI)的138例患者资料,入选标准为依据RousselUclaf因果关系评估法评分值≥6分.依临床分型分为3组:肝细胞损伤型组、胆汁淤积型组和混合型组.3型诊断标准为:(1)肝细胞损伤型:[ALT/正常值上限(ULN)......
作者:赖荣陶;王晖;桂红莲;叶敏贞;戴维佳;项晓刚;赵钢德;王伟静;谢青 刊期: 2012- 03
-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基因在非酒精性脂肪变性肝细胞模型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研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基因在非酒精性脂肪变性肝细胞模型中的表达变化及其意义.方法用油酸诱导永生化人肝细胞(IHH)建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细胞模型,油红O染色和细胞内甘油三酯含量检测观察细胞脂肪变情况.IHH细胞分为对照组和NAFLD组,对照组细胞以DMEM/F12培养基培养,NAFLD组给予油酸0.5mmol/L处理......
作者:张琼;张知新;房青;高福云;赵秋玲;杨晔;苏慧敏;刘应科 刊期: 2012- 03
-
活化肝星状细胞的信号传导
肝纤维化是肝脏对各种急慢性肝损伤的疤痕修复反应的结果,是各种慢性肝病向肝硬化进展的共同环节,其主要的特征是以胶原为主的细胞外基质(ECM)的生成与降解失衡,在肝脏中的过度沉积.活化的肝星状细胞(HSC)是肝纤维化发生时ECM的主要来源.HSC持续激活后增殖、迁移和表型转化,成为肌成纤维样细胞,是肝纤维化发生和发展的核心环节.活化HSC具有如下特点:(1)合成和分泌间质胶原等各种ECM;(2)自分泌......
作者:欧阳阳阳;郭津生 刊期: 2012- 03
-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MS-275显著改变肝癌HepG2细胞中exosome免疫相关分子种类和含量
目的探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MS-275修饰的肝癌细胞exosome所含肿瘤抗原和免疫分子的变化.方法采用蔗糖梯度离心联合超滤技术分离和纯化肝癌HepG2细胞在MS-275处理前后分泌的exosome,并用免疫电镜和Westernblot杂交技术分别观察exosome表达热休克蛋白70、人类白细胞抗原(HLA)-I、HLA-II、NY-ESO-1和CD80等免疫分子的变化.MS-275处理前后样......
作者:李秋文;肖文华;萨仁高娃;董伟伟;赵惠霞;段昕妤;朱建华;康欢荣;付艳;郝怡鑫;王如良;宋林萍;叶明 刊期: 2012- 03
动态资讯
- 1 肾上腺皮质激素和强力宁序贯治疗重型肝炎的研究
- 2 血管紧张素Ⅱ对肝星状细胞增殖及胶原合成影响
- 3 整体重组酵母抗乙型肝炎病毒的初步研究
- 4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定量检测的临床意义
- 5 PI3K/Akt对饱和脂肪酸诱导肝细胞脂变内质网应激及脂性凋亡的影响
- 6 丙型肝炎病毒非结构蛋白NS4A肝细胞结合蛋白基因的筛选与克隆
- 7 重型肝炎患者乙型肝炎病毒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应答功能研究
- 8 Hedgehog-Gli 1信号通路对肝星状细胞增殖和凋亡的调控作用
- 9 有氧运动和抗阻运动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随机对照研究
- 10 吲哚菁绿清除试验联合终末期肝病评分对HBV相关性慢加急性肝衰竭短期预后的评估
- 11 肝癌的核医学检查
- 12 重视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早期预警研究
- 13 丙型肝炎病毒NS3蛋白人源基因工程单链抗体的表达
- 14 恩替卡韦与阿德福韦酯治疗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 15 细化慢性肝炎肝纤维化分期标准在药物疗效评定中的应用
- 16 终末期肝病的常见并发症及处理
- 17 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阳性孕妇所生婴儿联合免疫接种后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标志物的动态变化
- 18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对肝癌细胞同质性粘附能力的影响
- 19 乙型肝炎e抗原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
- 20 大鼠肝纤维化肝组织中抗衰老标志蛋白和抗增殖蛋白的表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