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重庆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病毒性肝炎研究所承办。本刊是全国性学术期刊,反映了肝脏疾病基础研究和临床实践的最新水平,报道了国内最新研究成果,介绍了国际学术动态,促进国际国内学术交流。内容包括肝脏疾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病理、病理生理、免疫学、发病机理、 临床诊断治疗及预防的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以及新技术、新方法的重要进展。杂志适合县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从事肝病防治研究及临床实践的医务人员、预防和基础科研工作者阅读。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肝脏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341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0-1113/R
邮发代号: 78-56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重庆
出版地区 重庆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肝脏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7-3418
- 国内刊号:50-1113/R
- 出版周期:月刊
-
干扰素治疗过程中乙型肝炎病毒P基因区rtS213T单位点突变分析
HBVP基因区是病毒复制的主要功能单位,也是抗病毒药物开发的丰要靶标.P基因区变异是多位点的,发生突变以后对所用药物产生耐受,是阻碍其临床应用、降低其作用的丰要原因.HBVP基因区rtS213T作为伴随位点可与rtM204V位点联合突变,导致拉米夫定耐药,但也常可见到rtS213T位点单独变异,但rtS213T单位点变异是否与抗病毒治疗有关尚不清楚.本研究选取了380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
作者:任伟宏;赵素玲;赵志娟;李延卿;陶慧卿;熊慧 刊期: 2010- 03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CD8~+T淋巴细胞亚群T淋巴细胞受体β链互补决定区3谱型研究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外周血CD8+T淋巴细胞亚群T淋巴细胞受体(TCR)β链Ⅴ区(BV)中互补决定区3(CDR3)谱型特点.方法采集8例CHB患者(ALT>2倍正常值上限)的抗凝血,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磁珠分选CD8~+T淋巴细胞亚群,提取RNA并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扩增TCRBV中CDR3基因的24个家族,采用免疫指纹技术进行TCRBV各家族基因扫描和谱型分析.不同细胞亚群间......
作者:李咏茵;马世武;张光文;黄璇;胡小雄;杨玲;张克;侯金林 刊期: 2010- 03
-
拉米夫定治疗无良好应答患者乙型肝炎病毒P区突变与基因型的关系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治疗后无良好应答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P区变异情况与基因型的关系.方法对631例拉米夫定治疗后无良好应答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研究.通过荧光定量PCR或核酸测序确定HBV基因型,直接测序观察P区突变,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患者病毒载量,比较不同基因型患者的HBVDNA水平及HBVP区变异情况.计量资料采用成组设计资料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结果6......
作者:许利军;潘晨;李勤光;陈荣华;郑玲;张启云;陈惠聪 刊期: 2010- 03
-
原核构建高迁移率蛋白B1-A盒蛋白在小鼠急性肝功能衰竭中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目的观察高迁移率蛋白B1-A盒(HMGB1-Abox)蛋白对急性肝衰竭小鼠肝组织表达高迁移率蛋白(HMG)B1的影响及其对炎性因子分泌的抑制作用.方法利用克隆载体构建小鼠PET28a-HMGB1-Abox原核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以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诱导后经镍离子亲和层析柱亲和纯化得到目的蛋白;用脂多糖和D-氨基半乳糖胺制备小鼠急性肝衰竭模型,对照组腹腔注射等渗盐水,实验组腹腔注射......
作者:刘婷;贺永文 刊期: 2010- 03
-
重组人脂联素基因在L02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对肝脂肪变的预防作用
目的观察携带人脂联素(AdipoQ)基因真核表达载体是否能在人正常肝细胞株L02中表达,并探讨其对体外诱导肝细胞脂肪变的预防作用及其意义,为AdipoQ在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基因治疗中奠定基础.方法将构建含人AdipoQ重组载体pEGFP-N1-AdipoQ转染L02细胞(L02/pEGFP-N1-AdipoQ组,n=10),与pEGFP-N1空质粒转染L02细胞(L02/pEGFP-N1组,n=1......
作者:周静;孙伟;周洲;吴莹;向廷秀;姜政;陶小红;黄爱龙;王丕龙 刊期: 2010- 03
-
肝病误用二甘醇后肝功能的变化及其与二甘醇中毒的关系
目的探讨慢性肝病患者误用静脉注射二甘醇后肝功能变化及其与二甘醇中毒发生的相关性.方法收集64例慢性肝病患者误用二甘醇前后的临床资料及8周内肝功能的动态变化情况,应用多因素回归分析二甘醇中毒的危险因素.结果64例慢性肝病患者误用静脉注射二甘醇后,15例(23.4%)出现急性肾小管坏死、酸中毒、中枢神经系统的中毒表现.12例(占中毒病例的80.0%,误用二甘醇病例的18.7%)在暴露后7d内死亡.静脉......
作者:林潮双;赵志新;林炳亮;蔡庆贤;崇雨田;高志良 刊期: 2010- 03
-
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原发性肝细胞癌易感性的研究进展
人群特异的癌症遗传性与DNA序列中的多态性变异有关.人类基因组中常见的序列变异是单个碱基的稳定替换,即单个核苷酸多态性(singlenucleotidepolymorphism,SNP).人体许多表型、对药物的敏感性或疾病的易感性差异等都可能与SNP相关,已有人将SNP称为第三代遗传标志.原发性肝细胞癌(HCC)某些特定的SNP可以通过改变基因的功能和表达影响个体对HCC的易感性,具体可能在多种途......
作者:顾星;高春芳 刊期: 2010- 03
-
髓样分化蛋白88在炎症感染相关原发性肝癌发生中的作用
原发性肝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中90%为肝细胞癌(HCC).近年来,人们对HBV、HCV慢性感染等所致肝脏持续炎症反应中Toll样受体(TLR)髓样分化蛋白88(MyD88)在肝癌发生中作用机制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增加了对肝癌发生的性别差异分子基础的认识.现就HCC这一炎症相关肿瘤的发病机制及与之相关的宿主遗传因素在HCC发生中的作用的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李雅娟;鲁凤民;庄辉 刊期: 2010- 03
-
进行性家族性肝内胆汁淤积症3型
进行性家族性肝内胆汁淤积症3型(progressivefamilialintrahepaticcholestasistype3,PFIC3)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由编码多药耐药蛋白3(multidrugresistanceprotein3,MDR3)的ABCB4(ATP-bindingcassette,sub-familyB,member4)基因突变引起~([1]).PFIC3临床上可表现......
作者:方玲娟;王建设 刊期: 2010- 03
-
脂筏介导的内源性大麻素对HepG2细胞的作用及其机制
目的研究内源性大麻素(AEA)以脂质为基础的信号途径对肝癌细胞株HepG2的作用机制,探讨AEA在肝癌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免疫荧光检测脂肪酸水解酶、大麻素受体(CB)1和CB2在胎肝细胞株L02和肝癌细胞株HepG2中的定位.以不同浓度的AEA及膜胆固醇耗竭剂甲基-β-环糊精(MCD)处理,分为AEA10μmol/L组、AEA20μmol/L组、AEA40μmol/L组,MCD10mmol/L......
作者:吴文杰;阳乔;曹芹芳;张耀文;夏雨佳;胡晓文;唐望先 刊期: 2010- 03
动态资讯
- 1 2005年美国肝病学会肝细胞癌诊断治疗推荐意见(摘要)
- 2 脂联素与幼兔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相关性
- 3 替比夫定阻断乙型肝炎病毒母婴垂直传播及分娩后停药时间对母亲安全性的影响
- 4 2528例原发性肝癌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及其并发症
- 5 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与甲胎蛋白阴性肝癌的鉴别诊断
- 6 DHBV感染鸭特异免疫应答比较
- 7 拉米夫定治疗期间患者血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定量的变化
- 8 黏着斑激酶在酒精性肝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 9 2001年拉米夫定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 10 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单药治疗拉米夫定耐药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观察
- 11 遗传印记基因PEG 10转基因小鼠的建立及其皮下移植瘤生长和转移的变化
- 12 非酒精性脂肪肝与新发2型糖尿病关系的队列研究
- 13 替米沙坦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 14 乙型肝炎相关性原发性肝癌患者拉米夫定YMDD变异的临床观察
- 15 短发夹状双链RNA抑制丙型肝炎病毒IRES介导的基因表达
- 16 肝内胆管乳头状肿瘤的多排螺旋CT动态增强表现
- 17 失代偿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抗病毒治疗的现状和思考
- 18 乙醇诱导HepG2细胞凋亡模型的建立及BCl-2对抗作用
- 19 酒精性肝病发病机理的研究现状
- 20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无症状病毒携带者外周血B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