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重庆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病毒性肝炎研究所承办。本刊是全国性学术期刊,反映了肝脏疾病基础研究和临床实践的最新水平,报道了国内最新研究成果,介绍了国际学术动态,促进国际国内学术交流。内容包括肝脏疾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病理、病理生理、免疫学、发病机理、 临床诊断治疗及预防的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以及新技术、新方法的重要进展。杂志适合县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从事肝病防治研究及临床实践的医务人员、预防和基础科研工作者阅读。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肝脏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341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0-1113/R
邮发代号: 78-56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重庆
出版地区 重庆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肝脏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7-3418
- 国内刊号:50-1113/R
- 出版周期:月刊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持续应用恩替卡韦治疗3年的疗效
目的研究恩替卡韦(ETV)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初治患者3年的病毒学、血清学和生物化学的应答情况,以评价其疗效.方法本研究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ETV和拉米夫定(LAM)的双盲随机对照试验,各有258例和261例入选,分别用ETV0.5mg/d或LAM100mg/d口服,共96周.第二阶段:经96周治疗,患者如未达到综合应答(bDNA......
作者:姚光弼;任红;徐道振;周霞秋;贾继东;王宇明;陈成伟 刊期: 2009- 12
-
肝内胆管细胞癌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细胞癌(ICC)发生的可能危险因素,为防治ICC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317例ICC患者和634例体检者按照年龄、性别、居住地进行1:2配比以做病例对照研究.对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对相关危险因素先用单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筛选出有统计学意义的可疑危险因素,再用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法进行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血清HBsAg阳性、乙型肝炎......
作者:周华邦;徐勤蓉;汪慧;周东勋;王昊;王庆;邹姗姗;涂芊茜;孙正勤;艾莉;吴孟超;胡和平 刊期: 2009- 12
-
脂联素与慢性病毒性肝炎
脂联素是邮旨肪组织产生的一种脂肪因子,其主要作用为调节能量代谢,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等.近年来研究显示,脂联素与炎症及多种肝病具有密切关系,现就脂联素在慢性病毒性肝炎的表达和作用作一综述.......
作者:尹洪竹;曹治宸 刊期: 2009- 12
-
肝性胸水的诊治进展
肝性胸水(hepatichydrothorax)是肝硬化失代偿期出现的胸腔积液,并排除心肺疾病引起的胸水,发病率为5%~10%~([1]).肝性胸水一般同时存在大量腹水,少量腹水或无腹水的患者亦可发生,是肝硬化相对少见的并发症,但具有潜在危险性.由于多数患者伴有严重的肝功能障碍及代谢紊乱,使治疗较为棘手,常因呼吸功能衰竭或严重缺氧而加重肝功能衰竭导致死亡.......
作者:李洪翠;李肖;唐承薇 刊期: 2009- 12
-
血清乙型肝炎病毒DNA阳性与原发性肝癌危险性关系的前瞻性队列研究
目的探讨血清HBVDNA阳性与原发性肝癌的关系.方法以分层抽样方法对广西隆安县12个乡镇30~55岁农村居民抽样,采静脉血,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ItBsAg,套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HBVDNA.根据tiBsAg和DNA检测结果,将研究对象分为HBsAg(+)/HBVDNA(+)组(A组)和HBsAg(+)/HBVDNA(-)组(B组);根据1:1匹配原则,从本村电HBsAg(-)者中为前两组观察对象......
作者:陈钦艳;董柏青;杨进业;韦少超;方孔雄;王学燕;方钟燎;Caroline Sabin;Tim J Harrison 刊期: 2009- 12
-
炔雌醇环丙孕酮致布加综合征1例
布加综合征是下腔静脉肝段和(或)肝静脉阻塞或狭窄导致门静脉及下腔静脉高压所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群,常见于凝血机制不良、妊娠、口服避孕药、感染、外伤和肿瘤等.......
作者:何敬成;徐萍;彭六保 刊期: 2009- 12
-
白细胞介素10基因修饰干细胞移植对肝纤维化大鼠肝脏炎症和肝再生的影响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0(IL-10)基因修饰骨髓源性肝干细胞(BDLSC)移植对大鼠纤维化肝脏的炎症反应和肝再生的影响.方法雌性Wistar大鼠50只随机分为4组:(1)正常组(10只):皮下注射橄榄油3ml/kg,2次/周,首剂加倍,共注射8周;(2)模型组(16只):皮下注射体积分数40%CCl_4和橄榄油(CCl_4:橄榄油=2:3),3ml/kg,注射次数和时间同正常组,于第4周末经门静脉......
作者:兰玲;陈源文;孙超;刘博伟;孙巧玲;李定国 刊期: 2009- 12
-
转化生长因子β1活化肝星状细胞反式激活新基因剪切体的功能
目的探讨反式激活新基因剪切体TTG1A的生物学功能和参与肝纤维化的致病机制.方法应用酵母双杂交系统3,将PCR扩增的TTG1A基因与酵母表达载体pGBKT7连接,转化酵母细胞AH109,并在其内表达,而后与转化了人白细胞文库的质粒pACT2的单倍体酵母细胞Y187进行配合,在涂有X-α-gal营养缺陷型培养基上进行双重筛选,提取阳性酵母克隆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经BglⅡ酶切后测序,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
作者:肖琳;成军;张黎颖;郭江;洪源;张丽娟;伦永志;蓝贤勇;武会娟;张跃新;张建龙;李燕 刊期: 2009- 12
-
外源性尿激酶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
目的探讨外源性尿激酶抗大鼠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复合致病因子复制肝纤维化大鼠模型.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正常饮食)、肝纤维化组(复合致病因子饲养6周)和尿激酶预防组(复合致病因子+尿激酶饲养6周).检测并比较各组大鼠血透明质酸含量、肝组织内羟脯氨酸、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μPA).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
作者:武希润;王琦;王玲;师水生;郭文栋 刊期: 2009- 12
-
抗线粒体抗体M2亚型IgG和IgA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诊断中的作用
目的评价以新型天然M2抗原和BPO融合蛋白M2-3E(BPO)为靶抗原的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抗-M2-3EELISA)检测抗线粒体抗体M2亚型(AMA-M2)IgG和IgA抗体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诊断中的敏感性、特异性以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分别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FL)、以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为靶抗原的ELISA法(抗-PDCELlSA),抗-M2-3EELISA法检测107例PB......
作者:卢建溪;钱师宇;舒欣;李刚 刊期: 2009- 12
动态资讯
- 1 生物人工肝临床应用的疗效与难点
- 2 肝癌患者体内检测出血衍吗啡素-6
- 3 肝癌的基因治疗:瓶颈与前景
- 4 壳聚糖支架上猪肝细胞的内源性逆转录病毒分泌
- 5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育龄妇女抗病毒药物应用策略
- 6 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拉米夫定耐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48周的疗效
- 7 肝细胞生长因子基因修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四氯化碳所致慢性肝损伤的治疗作用
- 8 肝窦内皮细胞调节肝内适应性免疫耐受
- 9 短发夹状RNA干扰窖蛋白-1表达对人肝细胞增殖的影响
- 10 木犀草素抑制肝星状细胞增殖及其胶原合成
- 11 肝脏多发性包虫病合并肝脏及腹腔结核病l例
- 12 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对NFκB启动子和增强子反式激活作用
- 13 干扰素α抗病毒活性的实验研究
- 14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关系
- 15 不同肝功能终末期肝病模型分级患者食管曲张静脉套扎术疗效及预后
- 16 甲胎蛋白激活PI3K/AKT信号促使肝癌Bel 7402细胞抗全反式维甲酸诱导凋亡
- 17 肝门部恶性胆道梗阻单、双侧引流的荟萃分析
- 18 国产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少年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研究
- 19 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技术用于肝细胞肝癌的诊断
- 20 生物型人工肝用肝细胞源研究现状及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