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重庆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病毒性肝炎研究所承办。本刊是全国性学术期刊,反映了肝脏疾病基础研究和临床实践的最新水平,报道了国内最新研究成果,介绍了国际学术动态,促进国际国内学术交流。内容包括肝脏疾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病理、病理生理、免疫学、发病机理、 临床诊断治疗及预防的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以及新技术、新方法的重要进展。杂志适合县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从事肝病防治研究及临床实践的医务人员、预防和基础科研工作者阅读。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肝脏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341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0-1113/R

邮发代号: 78-56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重庆

出版地区 重庆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肝脏病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肝脏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7-3418
  • 国内刊号:50-1113/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中华肝脏病杂志2009年第11期文章
  • 关于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正常值上限标准的探讨

    近,美国肝病研究学会的Kim等~[1]总结了ALT的生理学特征以及在健康及疾病状态下的临床意义,强调ALT不仅是肝脏疾病敏感可靠的指标,而且对全身性疾病,特别是肥胖、代谢综合征和心血管疾病也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作者:杨月 刊期: 2009- 11

  • 肝癌组织中核因子κB的表达与肿瘤坏死因子α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核因子κB(NF-κB)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特点及其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方法以自身配对法收集手术后肝癌及其癌周组织各30份,以免疫组织化学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肝癌和癌周组织中NF-κB的定位和表达,并以酶联免疫吸附法定量分析肝癌和癌周组织中TNFα的水平.样本均数间的比较先进行方差齐性检验,方差相等时进行t检验或方差分析;样本率之间的比较采用x~2检验;等级......

    作者:周伟民;平金良;钱福初;张国雷 刊期: 2009- 11

  • 肝癌细胞HepG2间的P-糖蛋白传递作用

    目的探讨肝癌细胞株HepG2细胞间是否存在P-糖蛋白(P-gp)的传递及P-gp与多药耐药基因(mdrl)的关系.方法将pSUPER.neo+GFP质粒转染至HepG2细胞(命名为HepG2/GFP),并与阿霉素耐药HepG2细胞(命名为HepG2/ADM)混合培养.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肝癌细胞间P-gp的传递.免疫磁珠法分离混合培养细胞,收集原HepG2/GFP细胞(命名为HepG2/aqMDR......

    作者:陈龙;左国庆;吴进峰;曾贵利;李涛;刘作金;唐开福 刊期: 2009- 11

  • 重视慢性病毒性肝炎合并脂肪肝的诊断与治疗

    中国是慢性HBV感染的高发区,慢性HCV感染在中国亦不少见,然而仅有部分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终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细胞癌[1].为此,有必要探讨加重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肝组织学损伤以及导致其预后不良和抗病毒治疗应答差的危险因素,而酒精性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fattyliverdisease,FLD)可能就是这类危险因素之一[1-5].......

    作者:范建高 刊期: 2009- 11

  • 姜黄素抑制HSC-T6细胞迁徙和侵袭的机制

    目的探讨姜黄素抑制肝星状细胞株HSC-T6迁徙和侵袭的分子机制.方法培养大鼠肝星状细胞株HSC-T6,并以刀豆蛋白A(ConA)激活,以不同剂量姜黄素处理后,用Westernblot检测HSC-T6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表达水平;明胶酶谱法检测其活性.同时检测HSC-T6活化前后的迁徙和侵袭情况.数据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静息状态下HSC-T6仅表达少量MMP-2,ConA激活后MM......

    作者:黄建贤;朱宝和;贺德;黄林;胡钶;黄波 刊期: 2009- 11

  •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及病理学特征

    目的探讨我国成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不同ALT水平患者的临床及病理学特征.方法分析2005年1月-2009年3月经肝活体组织检查证实的108例NAFLD患者的人口学、生物化学及病理学资料,并比较血清ALT正常与增高患者的病理学及临床特征.结果在108例NAFLD中,49例(45.4%)为单纯性脂肪肝(NAFL),57例(52.8%)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2例(1.9%)为N......

    作者:施军平;荀运浩;胡晨波;张莉;刘红;娄国强;范建高 刊期: 2009- 11

  • 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肝脂肪变的临床与病理学特征分析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肝细胞脂肪变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调查2005年1月-2008年6月肝活组织检查确诊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脂肪变患病率.剔除合并HCV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等感染及其他慢性肝病,比较临床资料完整的肝脂肪变患者与其性别,年龄相配的无肝脂肪变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近似正态分布时选用近似t检验,计数资料应用x~2检验.结果1263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脂肪变患病......

    作者:宓余强;刘勇钢;徐亮;范建高;张弘;平蕾;石瑞芳 刊期: 2009- 11

  • 脂联素及其受体在脂肪肝病理机制中的意义及中药干预作用

    目的研究脂联素(ADP)及其脂联素受体2(AdipoR2)在脂肪肝病理变化中的意义及中药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单纯高脂饮食(高脂模型组)和四氯化碳皮下注射复合高脂低蛋白饮食诱导(复合模型组)的两组大鼠脂肪肝模型,各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中药干预组.高脂模型组大鼠造模10周,其中药组在第7周起予以中药(祛湿化瘀方)灌胃干预4周;复合模型组大鼠造模4周,其中药组在第3周起予中药干预2周.观察项目:(1......

    作者:李红山;冯琴;胡义扬;陈少东;彭景华;李雪梅;许丽莉 刊期: 2009- 11

  • JNK信号通路在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形成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目的观察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信号传导通路在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大鼠中的表达,探讨其在NAFLD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64只,随机分为8周对照组、12周对照组、8周高脂组及12周高脂组各16只,对照组喂饲普通饲料,高脂组喂饲高脂饲料.正糖高胰岛素钳夹实验技术检测葡萄糖输注率(GIR),生物化学法检测空腹血糖(FBS)、ALT、AST、甘油三酯(TG)、总胆同醇(TC);......

    作者:谭莺;张佳妮;陈金虎;王利娟;刘慧霞 刊期: 2009- 11

  • 慢性乙型肝炎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

    在亚洲,慢性乙型肝炎(CHB)是导致肝硬化和肝细胞癌的常见原因,目前已证实可促进肝纤维化和肝硬化发生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大,男性,饮酒,合并感染丙型肝炎病毒(HCV)、工型肝炎病毒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ALT升高,高HBVDNA载量,基因C型等~[1].Iloeje等~[2]一项随访超过10年的前瞻性研究显示肝硬化发生与HBVDNA载量相关.......

    作者:陈力元;施军平 刊期: 2009-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