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重庆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病毒性肝炎研究所承办。本刊是全国性学术期刊,反映了肝脏疾病基础研究和临床实践的最新水平,报道了国内最新研究成果,介绍了国际学术动态,促进国际国内学术交流。内容包括肝脏疾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病理、病理生理、免疫学、发病机理、 临床诊断治疗及预防的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以及新技术、新方法的重要进展。杂志适合县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从事肝病防治研究及临床实践的医务人员、预防和基础科研工作者阅读。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肝脏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341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0-1113/R
邮发代号: 78-56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重庆
出版地区 重庆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肝脏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7-3418
- 国内刊号:50-1113/R
- 出版周期:月刊
-
酒精性肝病大鼠肝组织解偶联蛋白2的表达
解偶联蛋白(UCP)是线粒体内膜上可以调节质子跨膜转运的载体蛋白,具有解偶联活性,目前共发现5个亚型[1-2].其中UCP2通过调节质子跨膜转运参与能量消耗和脂质代谢,可能参与酒精性肝病(ALD)发病过程中的氧化应激与脂质过氧化.本研究旨在应用酒精灌胃建立大鼠ALD模型,动态观察UCP2蛋白及mRNA的表达情况,以探讨UCP2在ALD发病过程中的作用及其机制,为有效防治ALD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作者:周俊英;王玮;赵彩彦;甄真 刊期: 2008- 11
-
还原型谷胱甘肽对化疗患者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及脂质过氧化物水平的影响
肝脏是抗癌药物代谢的主要器官,因细胞脂质过氧化引起的肝损伤是肿瘤患者化疗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药物性肝炎一旦发生,不仅影响患者的化疗进程,还可导致原发病恶化,因此加强肿瘤患者化疗过程中肝脏的保护越来越受到临床医师的重视.三峡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自2007年6月-12月应用还原型谷胱甘肽(GSH)联合化疗治疗恶性肿瘤44例,并与同期单纯化疗43例的相关指标作对照分析,探讨GSH对肝脏的保护作用,结果......
作者:许新华;付向阳;易芳;杜京涛;薛峰;黄乔;李道俊;王艳林 刊期: 2008- 11
-
耐药基因反义寡脱氧核苷酸经声学微泡及超声介导转染对QGY/CDDP细胞多药耐药的影响
肿瘤细胞多药耐药(MDR)是影响肝癌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逆转MDR成为研究肝癌治疗方法的热点之一.目前没有一个有效、靶向的肿瘤MDR逆转方法[1].本研究以声学微泡+超声+mdrl或mrp反义寡脱氧核菅酸(ASODN)逆转QGY/CDDP细胞多药耐药,探讨MDR的逆转方法及其机制.......
作者:蒋明东;向廷秀;彭志平;李少林;鄢勇;王正洪;赵瑜;黄小波;方亮;杨万毅 刊期: 2008- 11
-
KCTD9蛋白在重型乙型肝炎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研究KCTD9蛋白在各型乙型肝炎中的表达并初步探讨其在人重型乙型肝炎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检测KCTD9蛋白在慢性乙型肝炎肝组织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的表达;免疫荧光标记,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进行亚细胞定位,荧光实时定量PCR检测KCTD9mRNA在各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PBMC中的表达水平.结果35名健康志愿者和30例慢性乙型肝炎轻、中度患者中分别有14例和20例PBMC中可......
作者:周耀勇;皮斌;刘小娟;章容;邓国宏;陈韬;王洪武;韩梅芳;严伟明;习东;黄加权;王宇明;罗小平;宁琴 刊期: 2008- 11
-
肝细胞糖原拮抗肝脏缺血损伤及其与细胞间黏附分子-1基因的关系
目的探讨肝细胞糖原在拮抗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肝窦内皮细胞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mRNA的表达规律及其意义.方法健康成年新西兰大耳白兔21只,随机分为3组,术前(缺血前)24h各组动物分别做以下处理:A组(n=7):禁食24h;B组(n=7):标准实验室饮食;C组(n=7):标准实验室饮食加每4h静脉注射25%葡萄糖溶液20ml(共6次).此后制备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观察各组白兔......
作者:汤礼军;田伏洲;汪涛;崔建峰;罗皓;黎冬暄;石力;陈涛;邹树 刊期: 2008- 11
-
乙型肝炎病毒嗜肝结合位点与受体的研究进展
众多学者对HBV嗜肝性机制得出共识:HBV膜蛋白直接与肝细胞膜上相应的受体结合,继而膜融合,通过胞饮作用内吞入胞;或者HBV与细胞外液中某一中介分子结合形成复合体,再与肝细胞膜上其相应的受体结合入胞.但目前仍不能确定膜受体及中介分子是什么.现就近年来HBV嗜肝机制研究综述如下.......
作者:何川;荆雪;高普均 刊期: 2008- 11
-
肝细胞癌血清学诊断研究进展
肝细胞癌(HCC)的早期,正确诊断仍是当前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以甲胎蛋白(AFP)为代表的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结合影像学及病理学检查已成为肝癌早期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现就其新进展作一简述.......
作者:刘浏;杨冬华;汤绍辉 刊期: 2008- 11
-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研究进展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一种与胰岛素抵抗和遗传易感性密切相关的代谢应激性肝损伤.......
作者:范建高 刊期: 2008- 11
-
应用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筛选转化生长因子β1刺激LX02细胞的反式调节基因
目的构建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刺激大鼠肝星状细胞(LX02)反式调节基因的cDNA消减文库,筛选并克隆TGFβ1反式调节相关基因,以阐明TGFβ1介导肝纤维化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以TGFβ1刺激LX02细胞,同时以磷酸盐缓冲液刺激的LX02细胞作为对照.提取mRNA并逆转录为cDNA,经RsaⅠ酶切后,将实验组cDNA分成两组,分别与两种不同的接头衔接,再与对照组cDNA进行两次消减杂交及两......
作者:肖琳;成军;郭江;张黎颖;洪源;伦永志;蓝贤勇;武会娟;张丽娟;张跃新;张建龙;李燕 刊期: 2008- 11
-
去甲肾上腺素对大鼠肝星状细胞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交感神经系统在肝纤维化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荧光和RT-PCR检测体外培养的肝星状细胞(HSC)中α1、β2-肾上腺素能受体的表达;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法检测不同浓度的去甲肾上腺素(NE)对HSC增殖活性的影响.同时用RT-PCR检测受NE作用后HSC的活化指标胶原蛋白-1、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及α-平滑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法测定活化的HSC中交......
作者:阳乔;张曜文;刘红艳;宋宇虎;唐望先 刊期: 2008- 11
动态资讯
- 1 小肠平滑肌类肉瘤肝转移的影像学评价和介入治疗
- 2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病理临床观察
- 3 大鼠肝细胞胆管侧膜小体的提取及转运实验的建立
- 4 乙型肝炎肝硬化核苷(酸)类药物双重耐药且新发肝癌1例
- 5 新疆地区汉族人群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的分布及其与临床类型的关系
- 6 自身免疫性肝炎小鼠肝组织神经细胞粘附分子的表达
- 7 用大鼠模型评价齐多夫定及阿德福韦酯对线粒体的毒性损伤
- 8 Hedgehog-Gli 1信号通路对肝星状细胞增殖和凋亡的调控作用
- 9 乙型肝炎患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培养方法的优化和生物学特性
- 10 实验性肝纤维化大鼠Ⅳ型胶原酶的表达
- 11 RNA干扰在基因表达调控研究中的应用
- 12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家兔肠上皮细胞紧密连接、肠腔大肠杆菌、肠黏膜Toll样受体4与肿瘤坏死因子α的关系
- 13 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预测及影响因素
- 14 肝组织谷氨酰转移酶mRNA亚型的测定及其意义
- 15 乙型肝炎病毒宫内感染的传播途径及早期诊断
- 16 血浆置换量对重型肝炎治疗效果的影响
- 17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内毒素与肝纤维化
- 18 中华医学会新增两大医学期刊系列
- 19 71例人体原位肝移植对终末期肝病的治疗
- 20 丙型肝炎病毒F蛋白抑制肝癌细胞增殖功能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