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重庆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病毒性肝炎研究所承办。本刊是全国性学术期刊,反映了肝脏疾病基础研究和临床实践的最新水平,报道了国内最新研究成果,介绍了国际学术动态,促进国际国内学术交流。内容包括肝脏疾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病理、病理生理、免疫学、发病机理、 临床诊断治疗及预防的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以及新技术、新方法的重要进展。杂志适合县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从事肝病防治研究及临床实践的医务人员、预防和基础科研工作者阅读。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肝脏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341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0-1113/R
邮发代号: 78-56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重庆
出版地区 重庆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肝脏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7-3418
- 国内刊号:50-1113/R
- 出版周期:月刊
-
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严重肝损害的临床研究
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合并严重肝功能损害是临床上治疗颇为棘手的一类疾病.为探讨解决此临床治疗难题的方法,我们采用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MARS)并结合同位素[3]Ⅰ治疗,对甲亢合并严重肝损害的临床治疗方法进行探讨.......
作者:张伦理;陈士彬;何江龙;史宇飞;杨小兰;王芝花 刊期: 2007- 09
-
X射线诱导肝癌多药耐药细胞模型生物学特性的实验研究
目前,药物介入性治疗是肝癌的重要临床处理手段,但肿瘤细胞多药耐药(MDR)严重限制了疗效[1].因此研究肝癌MDR细胞生物学特性,能够为肿瘤MDR逆转方法的探讨提供理论依据,对于改善肝癌的治疗有着积极意义.本实验采用X射线诱导建立人肝癌HepG2耐药细胞模型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
作者:蒋明东;彭志平;李少林;尹小玲 刊期: 2007- 09
-
24p3及白细胞介素17A在自身免疫性肝炎中的表达
本研究以刀豆蛋白A(ConA)诱导AIH动物模型,研究24p3和IL-17A在AIH病理过程中的表达,发现24p3相对特异性地表达于炎症组织和免疫器官,证实了24p3在AIH中有特异表达并可能与免疫系统有关.......
作者:何波;高闻达;宋桂芹;王琛琛;杨明理;刘全胜 刊期: 2007- 09
-
重型肝炎合并肺曲霉感染的临床特点与治疗
2001年以来共有12例侵袭性肺曲霉病(IPA)在我科确诊,现总结其临床特征与诊治方案,报道如下.一、临床资料1.流行病学调查:2001年8月至2006年8月我院感染科住院患者5273例,其中重型肝炎患者1133例.住院患者中痰真菌培养阳性36例,曲霉菌12例,白色念珠菌19例.肺曲霉感染者均为重型肝炎患者,占住院重型肝炎患者的1.06%,均为院内感染,临床类型均为IPA.感染发生时间:2至5月份......
作者:田沂;唐晓鹏;李慧 刊期: 2007- 09
-
小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疾病谱包括单纯性脂肪肝、脂肪性肝炎及肝硬化等多种类型[1].建立一个稳定可靠的、疾病谱完整的NAFLD动物模型,对研究NAFLD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采用胆碱和蛋氨酸缺乏的饲料喂养小鼠,旨在建立NAFLD的小鼠模型.......
作者:徐磊;徐承富;石巧娟;虞朝辉;厉有名 刊期: 2007- 09
-
20例不明原因肝炎患者免疫组织化学结果分析
临床上,部分慢性肝病患者依据临床表现和常规生物化学及血清学检查不能明确病因.HBsAg阴性不能排除HBV感染已经成为共识,因此,我们对一组原因不明的肝病患者进行肝活体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周小茜;徐基成;游国琼 刊期: 2007- 09
-
广西黄曲霉毒素B1高污染区肝细胞癌与细胞色素P3A5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
广西西南部为黄曲霉毒素B1(AFB1)高污染区,加上HBV感染率高,造成地区性HCC发生率异常高.研究表明,AFB1经细胞色素P450(CYP450)酶氧化为AFB1-外-8,9-环氧化物(AFBO)才有诱变作用,AFBO与DNA共价结合成AFB1-DNA加合物,引起DNA改变,从而导致个体HCC发生.......
作者:陆海霞;冯震博;冯小兰 刊期: 2007- 09
-
栓塞介入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观察
我院自1998年至2003年,采用经皮经肝食管胃曲张静脉栓塞术(PTVE)联合部分性脾栓塞(PSE)进行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50例,现将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马利平 刊期: 2007- 09
-
抵抗素对人肝脏细胞过氧化物酶增殖激活受体γ和葡萄糖转运子2基因表达的影响
抵抗素为脂肪组织特异性分泌的小分子蛋白质(114个氨基酸,分子量1.25×104).它是继瘦素之后在脂肪组织中发现的又一种重要激素.现有的研究已经证实其阻碍了脂肪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并可能在胰岛素抵抗的信号分子传导过程中起重要作用[1-3].本研究以人肝脏细胞为研究对象,考察抵抗素对葡萄糖转运子2(GLUT2)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受体γ(PPARγ)基因转录的影响,为研究其对人体葡萄糖代谢调控的......
作者:赵嘉咏;王一飞;刘秋英;胡红梅 刊期: 2007- 09
-
食管静脉曲张结扎术后早期再出血预测模型的建立
内窥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EVL)是治疗肝硬化并发食管曲张静脉出血的有效手段,但存在术后再出血的可能,常危及生命.因此,有必要对EVL术后早期再出血的危险因素进行深入研究.我们通过对603例因食管曲张静脉破裂出血而单纯行EVL的肝硬化或伴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尝试建立一个预测EVL术后早期再出血的模型,以期有助于预后的判断和治疗方案的确立,从而减少再出血的发生.......
作者:韩涛;薛冬云;张慧真;肖时湘;李岩;阚志超;吕洪敏;陈英 刊期: 2007- 09
动态资讯
- 1 大连地区丙型肝炎病毒亚型的分布状态
- 2 重组人内皮抑素腺病毒抑制肝癌裸鼠移植瘤生长
- 3 肝硬化患者并发败血症时血清降钙素原水平的临床研究
- 4 慢性肝脏病患者的心理状态分析
- 5 由同一献血员所致的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病情及病毒自然清除率的调查分析
- 6 肝细胞特异性对比剂钆塞酸二钠增强磁共振检查对非酒精性脂肪肝诊断及分级的潜在价值
- 7 抑制性削减杂交鉴别早期人胎肝细胞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相关基因
- 8 酒精性肝病患者血清抗乙醛蛋白加合物抗体滴度的检测
- 9 2005年全国肝病学术会议暨研修班
- 10 4,5,7-三羟基异黄酮对肝纤维化大鼠肝窦内皮细胞窗孔、增殖及合成一氧化氮的影响
- 11 2016年美国肝病研究协会进展报道
- 12 肝脏瞬时弹性超声评价自身免疫性肝炎肝纤维化的价值
- 13 替米沙坦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 14 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通过Toll样受体4促进HepG2.2.15细胞的侵袭
- 15 一种用于脂肪肝脂毒性药理研究的体外模型
- 16 酒精调节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mRNA的表达
- 17 恩替卡韦和替诺福韦酯治疗高病毒载量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对比分析
- 18 替比夫定或拉米夫定抗乙型肝炎病毒的疗效预测探讨
- 19 幽门螺杆菌致肝脏病变的2年动物实验观察
- 20 肝硬化顽固性腹水新的治疗模式及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