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重庆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病毒性肝炎研究所承办。本刊是全国性学术期刊,反映了肝脏疾病基础研究和临床实践的最新水平,报道了国内最新研究成果,介绍了国际学术动态,促进国际国内学术交流。内容包括肝脏疾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病理、病理生理、免疫学、发病机理、 临床诊断治疗及预防的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以及新技术、新方法的重要进展。杂志适合县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从事肝病防治研究及临床实践的医务人员、预防和基础科研工作者阅读。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肝脏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341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0-1113/R
邮发代号: 78-56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重庆
出版地区 重庆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肝脏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7-3418
- 国内刊号:50-1113/R
- 出版周期:月刊
-
门静脉高压大鼠内源性硫化氢体系的变化
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形成中,门静脉系统的血流量增加是门静脉高压产生和加重的重要因素之一,近几年来人们发现气体信号分子NO、CO可以引起内脏血管扩张而使门静脉系统血流量增加.......
作者:廖家智;田德安;何春萍;王波;但自力;罗敏;程海林;梅凡 刊期: 2007- 12
-
白细胞介素-18及其抗体对刀豆蛋白A所致肝纤维化的影响
IL-18可上调IFNγ、TNFα,介导细胞凋亡,下调IL-10;与IL-4协同作用提高IL-12等Th2细胞因子的表达,这些均提示IL18参与了肝纤维化过程[1].Zhang等[2]用IL-18转染血吸虫肝纤维化的脾细胞,使脾细胞持续表达IL-18,结果显示可阻止血吸虫肝纤维化的发展.为此,我们用IL-18及其抗体对刀豆蛋白A诱导构建的肝纤维化模型鼠进行干扰,并探讨其作用机制.......
作者:谭友文;吴建成 刊期: 2007- 12
-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持续正常的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的肝脏组织学改变
目的探讨ALT水平持续正常的慢性HBV感染者的肝脏组织学的炎症分级和纤维化分期,并分析肝脏组织学改变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03年10月-2007年2月瑞金医院感染科住院经肝活组织检查的139例ALT水平持续正常的慢性HBV感染者.ALT水平持续正常定义为肝活组织检查前至少1年内连续随访3次以上,每次间隔2个月以上,血清ALT均在正常范围、且可检测到HBV的慢性HBV感染者(A组)与同期行肝活组织......
作者:桂红莲;谢青;王晖;蔡伟;林之莓;姜山;许蓓;周霞秋;郭清;俞红 刊期: 2007- 12
-
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丙型肝炎病毒载量自然衰减数学模式的初步分析
目的为研究HCVRNA载量在体外的衰减动力学变化规律,判断可能符合的数学函数关系,建立体外HCVRNA载量衰减的数学模型,模拟体内可能存在的HCV复制能力.方法抽取丙型肝炎患者外周全血4份,抗凝处理后,置于6孔无菌培养板中,在5%CO2条件下,轻微震荡培养,间隔15min取血做HCVRNA定量分析(Real-timePCR).HCVRNA定量检测结果通过计算机软件分析,建立HCVRNA载量体外衰减......
作者:余祖江;阚全程;何云;江河清;梁红霞;李太生 刊期: 2007- 12
-
树突状细胞表面特异性非整联蛋白外显子4在中国裔丙型肝炎患者中的遗传多态性
目的探讨树突状细胞表面特异性非整联蛋白(DC-SIGN)及其同源物(DC-SIGNR)外显子4遗传多态性在中国裔丙型肝炎患者中是否存在遗传易感性.方法采用PCR结合DNA测序对300例丙型肝炎患者和520名健康人的DC-SIGN和DC-SIGNR外显子4重复序列多态性进行基因分型和测序分析.结果DC-SIGN外显子4基因型与等位基因频率在丙型肝炎患者和健康人群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
作者:王敏;王辉;蒋小玲;陆坚;詹雨林;韩红星;乐晓华;周伯平 刊期: 2007- 12
-
一个新的负性调控元件对乙型肝炎病毒X启动子启动作用的调节
目的在前期工作已证实HBV基因中的250~453nt为一个新的负性调控元件的基础上,探讨其对HBVX启动子(XP)启动作用的影响.方法构建含250~453nt的HBVX启动子驱动虫荧光素酶表达的质粒pNRE-XP,与表达海肾荧光素酶的质粒RL-TK共转染人肝癌HepG2细胞,用双荧光素酶检测系统检测虫荧光素酶表达,RTPCR检测虫荧光素酶基因mRNA水平的表达,并与相应对照组进行比较.同时,在含H......
作者:杨扬;吴莹;张文露;余波;黄爱龙 刊期: 2007- 12
-
两种国际诊断标准对230例药物性肝损害诊断的分析比较
目的分析比较我国药物性肝损害常用的两种国际诊断标准诊断的准确性.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总结分析引起药物性肝损害常用药物的种类.用Danan的药物性肝损害相关评价标准与Maria评分标准,对230例药物性肝损害患者进行重新诊断,比较这两种诊断方法的差异.结果230例患者中引起药物性肝损害的常用药物依次为:中药类、抗生素、解热镇痛类、抗结核药、心血管类、保健药、精神类药、皮肤病类、降糖药等.230例......
作者:许彪;何卫平;张爱民;陈婧;王国萍;王业东;王慧芬;胡瑾华 刊期: 2007- 12
-
血红素氧合酶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细胞凋亡及相关基因的影响
目的通过应用血红素氧合酶(HO)的诱导剂氯高血红素和抑制剂锌原卟啉(ZnPP),探讨HO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IR)细胞凋亡及其相关基因的影响.方法将96只Sprague-Dawley大鼠采用钳夹法制备肝脏IR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IR组、氯高血红素组和ZnPP组,检测再灌注0、1.5、4h和8h各个时间点大鼠肝脏功能以及病理学改变,流式细胞法测定肝细胞凋亡率、TUNEL法观察再灌注后4h大鼠肝......
作者:王阳阳;冯志杰;岳媛媛;宋梅;宋文杰 刊期: 2007- 12
-
Ⅱ型高尔基体膜蛋白与人类肝脏疾病的关系
Ⅱ型高尔基体膜蛋白(typeⅡGolgimembraneprotein,Golph2)在SDS-PAGE中,显示其相对分子质量为7.3×104,又称GP73[1].近期研究表明,GP73与肝脏疾病[2-9],尤其与HCC关系密切[2-4],可能是HCC早期诊断的标志物.但相关研究刚刚起步,文献甚少,现综述如下.......
作者:谭龙益 刊期: 2007- 12
-
原发性肝癌中Tec的表达及其磷酸化水平
目的用高通量的组织芯片技术,分析人正常肝组织、癌旁肝组织及肝癌组织中Tec的表达及磷酸化水平,探讨其表达差异的意义.方法用组织芯片技术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肝癌组织、癌旁肝组织、正常肝组织中Tec的表达及其磷酸化水平.结果Tec在肝癌组织及非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肝癌组织中的染色程度显著强于非癌组织,且与组织分级有关(P<0.05).Tec磷酸化水平在肝癌组织(73%)高于癌旁组......
作者:陈川;王阁;张志敏;许文;李琼;胡庆;王东;李增鹏;杨志祥;索金友;郑继军;王红中 刊期: 2007- 12
动态资讯
- 1 N-乙酰半胱氨酸对内质网应激介导的HepG2细胞凋亡的作用
- 2 799例重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病原学与实验室分析
- 3 HLA-C及UBE2L3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对替比夫定孕期抗病毒疗效的预测价值
- 4 乙型肝炎肝损伤中铁代谢异常的研究
- 5 肝纤维化形成中高迁移率族蛋白1与肝细胞核因子1α的表达变化及相关性的实验研究
- 6 原发性肝癌患者外周血γ-谷氨酰转移酶mRNA-H亚型的检测
- 7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程序性死亡受体-1和Toll样受体3与4的表达及其意义
- 8 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肝区疼痛的心理测量与组织学变化的研究
- 9 乙型肝炎病毒对阿德福韦耐药的研究进展
- 10 肝胃乙醇脱氢酶活性变化与酒精性肝病发生的关系
- 11 第八届全国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和酒精性肝病学术会议纪要
- 12 人工肝在慢加急性肝衰竭中的应用现状及展望
- 13 肝脏的神经分布及其功能
- 14 药物性肝损伤的发病机制
- 15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肝组织中调节性T细胞的表达
- 16 替换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Ⅱ类分子恒定链短肽构建内源性丙型肝炎靶向基因疫苗的真核表达
- 17 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的肝脏病理学与临床特征
- 18 经肝段下腔静脉建立门体分流道的临床效果
- 19 微纤维相关蛋白4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 20 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对肝细胞癌生长因子激活作用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