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重庆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病毒性肝炎研究所承办。本刊是全国性学术期刊,反映了肝脏疾病基础研究和临床实践的最新水平,报道了国内最新研究成果,介绍了国际学术动态,促进国际国内学术交流。内容包括肝脏疾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病理、病理生理、免疫学、发病机理、 临床诊断治疗及预防的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以及新技术、新方法的重要进展。杂志适合县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从事肝病防治研究及临床实践的医务人员、预防和基础科研工作者阅读。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肝脏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341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0-1113/R
邮发代号: 78-56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重庆
出版地区 重庆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肝脏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7-3418
- 国内刊号:50-1113/R
- 出版周期:月刊
-
不同靶区RNA干扰抑制乙型肝炎病毒复制与表达
目的观察针对乙型肝炎病毒(HBV)不同靶区发夹样RNA(shRNA)抑制HBV复制与表达的效率.方法根据shRNA表达载体设计原则,设计并构建了针对HBVP、C、S和X区7种特异性和2种序列突变的shRNA表达载体,将其与1.3倍HBV全基因表达载体共转染于HepG2细胞,通过Southernblot和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检测HBVDNA复制中间体和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水平,来观察shRN......
作者:张秉强;黄英;唐霓;吴莹;张君;陈维贤;HE TONG-chuan;黄爱龙 刊期: 2006- 09
-
人工肝治疗对重型肝病患者生存期的影响
目的通过前瞻性、多中心、大样本的对照研究,探讨人工肝治疗对重型肝病患者生存期的影响.方法前瞻性地选择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等5家医院的重型肝炎和慢性肝炎重度(且凝血酶原活动度<50%)患者518例,将患者分为人工肝治疗组和常规内科治疗对照组,记录其诊断、分期等原始资料并进行随访,采用Kaplain-Maier方法进行生存情况分析.结果急性重型肝炎患者人工肝治疗组的中位生存期为(8.0±0.4......
作者:张晶;段钟平;何金秋;张伦理;陈士彬;邹春毅;辛绍杰;武文芳;马斌荣;陈煜;孔明;刘梅;韩大康 刊期: 2006- 09
-
799例重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病原学与实验室分析
目的探讨乙型重型肝炎患者乙型肝炎病毒(HBV)DNA定量、e抗原表达与病死率的相关性,为重型肝炎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统计我院2000-2004年各型重型肝炎的发病率,进一步应用荧光定量多聚酶链反应方法检测乙型重型肝炎患者血清HBVDNA,应用微粒子方法检测乙型肝炎e抗原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病死率及抗病毒治疗的临床疗效间的关系.结果(1)重型肝炎中乙型肝炎占83.50%,慢性重型肝炎中乙型肝炎占9......
作者:王融冰;周桂琴;江宇泳;孙凤霞;吴云忠;孙静媛;孟培培;牛思盟 刊期: 2006- 09
-
组合型非生物型人工肝治疗晚期慢性重型肝炎
目的探讨组合型非生物型人工肝治疗晚期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其改善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和电解质紊乱的作用.方法103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63例,对照组40例.两组病例均合并有不同程度的并发症.治疗组在内科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组合型非生物型人工肝治疗,对照组加用单纯血浆置换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肝功能指标及并发症的变化,并比较近期疗效及生存率.结果治疗组肝性脑病意识好转率为72......
作者:金洁;叶卫江;黄劲松;俞哲;俞海燕 刊期: 2006- 09
-
人工进化丙型肝炎病毒C和E1区噬菌体展示文库的构建及初步筛选
目的构建人工进化丙型肝炎病毒(HCV)C和E1区基因噬菌体展示文库,并进行初步筛选.方法应用DNA改组技术进行不同基因型的HCVC和E1区基因的人工进化,克隆于噬菌体载体,以辅助噬菌体M13KO7援救后,构建噬菌体展示文库,应用HCVC和E1区单克隆抗体进行初步筛选.随机选取筛选后的20个噬菌体克隆,用高滴度HCV阳性血清通过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抗原抗体结合反应,以正常人血清作为对照.结果......
作者:赵甫涛;贾战生;李谨革;王春雨;魏欣;李光玉;白雪帆 刊期: 2006- 09
-
重型肝炎患者乙型肝炎病毒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应答功能研究
目的用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HC)-抗原肽四聚体(Tetramer)流式细胞技术,分析乙型重型肝炎患者外周血中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应答状况,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Tetramer流式细胞技术检测乙型重型肝炎患者外周血中受人类白细胞抗原Ⅰ类分子限制的三类特异性CD8+CTL细胞数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斑点试验技术,测定经特异性乙型肝炎病毒(HBV)肽段诱导培养的特异性CTL表达膜内......
作者:陈瑜;吴炜;李兰娟 刊期: 2006- 09
-
高迁移率族蛋白B-1及其在肝损伤合并内毒素血症中的作用
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mobilitygroupbox1protein,HMGB1)是早在30年前就发现的一种核内结构蛋白,它在DNA重组、修复、复制和基因转录中起重要作用.近年研究发现:它可以由坏死细胞被动释放,也可以由被激活的巨噬细胞或单核细胞主动分泌到细胞外介导炎症反应.起初的研究发现,全身感染所致内毒素血症和肿瘤坏死因子(TNF)的释放能刺激巨噬细胞主动分泌HMGB1.此后又证实多......
作者:赵中夫;韩德五 刊期: 2006- 09
-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内毒素与肝纤维化
目前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insulin-likegrowth-factor-bindingprotein,IGFBPs)及其超家族功能的研究是国际上的热点.有研究表明IGFBPs与肝纤维化的发生有关[1],而临床检测和动物实验表明肠源性内毒素血症与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关系,同时有研究显示内毒素可诱导循环中某些IGFBPs和其肝脏基因的表达发生变化[2].......
作者:刘立新;田小霞;韩德五 刊期: 2006- 09
-
腺病毒介导MDA-7/IL-24选择性促进肝癌细胞的凋亡和增殖阻滞
目的观察MDA-7/IL-24基因对不同p53状态人肝癌细胞HepG2、MHCC97L以及Hep3B和正常的肝细胞L02的选择性杀伤作用,为肝癌的基因治疗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将携带人MDA-7/IL-24基因的腺病毒Ad.mda-7感染人正常肝细胞L02和不同p53状态的肝癌细胞HepG2、MHCC97L、Hep3B.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观察MDA-7/IL-24基因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
作者:薛新波;郑建伟;王从俊;陈堃;胡回忆;胡慧;于愿;吴在德 刊期: 2006- 09
-
大鼠肝脏癌变过程中环氧合酶-2表达与肿瘤血管生成的关系
目的探讨环氧合酶2(COX-2)表达与肝癌血管生成之间的关系.方法将40只Wistar大鼠分为模型组(30只)和正常对照组(10只),用0.01%二乙基亚硝胺(DEN)诱发大鼠实验性肝癌,于诱癌第6、12、18周分批处死实验大鼠,常规制作肝脏病理切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鼠肝脏癌变过程中不同时期的COX-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2(VEGFR2/KDR)、基质金属蛋白酶-2(MM......
作者:谢英慧;袁孟彪 刊期: 2006- 09
动态资讯
- 1 中华肝脏病杂志1999年度影响因子排序第12名
- 2 乙醇诱导HepG2细胞凋亡模型的建立及BCl-2对抗作用
- 3 利多卡因代谢试验在肝损害大鼠肝储备功能评估中的应用
- 4 利拉鲁肽改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小鼠肝脂肪沉积的机制探讨
- 5 经皮经肝组织黏合剂栓塞联合部分脾栓塞治疗食管静脉曲张
- 6 食管静脉曲张结扎术后早期再出血预测模型的建立
- 7 自然杀伤细胞在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 8 多烯磷脂酰胆碱对人肝星状细胞增殖和氧应激及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的影响
- 9 儿童肝豆状核变性97例分析
- 10 重庆医科大学病毒性肝炎研究所正招收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后
- 11 多巴胺对轻微型肝性脑病大鼠脑内谷氨酸摄取能力的影响及其发病机制
- 12 高脂高果糖饮食诱导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小鼠模型的建立和鉴定
- 13 肝内胆管癌形成过程中表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与转化生长因子-α的表达意义
- 14 肝脏多发性骨化1例
- 15 乙型肝炎病毒P22e蛋白经核因子-κB抑制HepG2细胞凋亡
- 16 慢性乙型肝炎急性发作患者血清病毒准种动力学研究
- 17 FibroScan评判中医药抗肝纤维化疗效的价值
- 18 大鼠肝癌细胞与胎肝细胞间抑癌微小RNAs的表达差异
- 19 肝纤维化过程中胶原、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抑制因子表达的动态变化及相互关系
- 20 门静脉支架及经动脉药物治疗栓塞联合或未联合血管内植入碘-125粒子条治疗肝癌合并门静脉主干癌栓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