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重庆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病毒性肝炎研究所承办。本刊是全国性学术期刊,反映了肝脏疾病基础研究和临床实践的最新水平,报道了国内最新研究成果,介绍了国际学术动态,促进国际国内学术交流。内容包括肝脏疾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病理、病理生理、免疫学、发病机理、 临床诊断治疗及预防的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以及新技术、新方法的重要进展。杂志适合县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从事肝病防治研究及临床实践的医务人员、预防和基础科研工作者阅读。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肝脏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341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0-1113/R
邮发代号: 78-56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重庆
出版地区 重庆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肝脏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7-3418
- 国内刊号:50-1113/R
- 出版周期:月刊
-
输血后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自然病程
目的了解输血后慢性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者的临床特点及自然病程.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与前瞻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定群随访观察.结果(1)在99例HCV感染病例中,输血时间主要集中于1989-1994年,其中1990-1992年为多见.(2)99例随访患者中,90例临床诊断为慢性丙型肝炎,9例诊断为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3)99例患者自输血距首次诊断丙型肝炎的时间为(7.4±6.6)年,其......
作者:崇雨田;林潮双;赵志新;林国莉;李建国;高志良 刊期: 2006- 03
-
混合型生物人工肝治疗中、晚期慢性重型肝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三种混合型生物人工肝支持系统(HBLSS)治疗中、晚期慢性重型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构建猪肝细胞中空纤维管型生物人工肝系统(BAL),构建三种组合方式的HBLSS:BAL与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MARS)组合;BAL与缓慢血浆置换(SPE)和持续血液透析滤过(CHDF)组合;BAL与缓慢血浆置换(SPE)和血液灌流(HP)组合.120例中、晚期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被随机均分为6组,治疗组分别接受B......
作者:罗红涛;刘全妹;谭家驹;叶一农;张沛华;罗钻弟;龙辉 刊期: 2006- 03
-
抗线粒体抗体M2抗原诱导小鼠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模型的建立
目的用抗线粒体抗体M2抗原免疫C57BL/6小鼠,建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实验动物模型.方法将纯化的抗线粒体抗体M2抗原与完全弗氏佐剂,每只小鼠腹腔1次注射200μl.对照组免疫原用牛血清白蛋白与完全弗氏佐剂.免疫后第66周,检测小鼠血清M2抗体、碱性磷酸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总胆红素,并对小鼠肝脏、肾脏、胃和肌肉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M2抗原免疫小鼠诱导出M2抗体.模型组小鼠碱性磷酸酶显著升高,......
作者:姜小华;仲人前;方晓云;安峰;胡寅;汪修平;孔宪涛 刊期: 2006- 03
-
抗肝癌单链抗体体外亲和力成熟的改造及意义
目的从体外模拟抗体的体内成熟过程,以获得高亲和力抗肝癌单链抗体.方法采用错配聚合酶链反应(PCR)法随机突变抗肝癌单链抗体重链和轻链可变区,构建抗肝癌噬菌体抗体次级突变库,利用噬菌体展示技术从中筛选出高亲和力单链抗体突变株.结果抗肝癌噬菌体抗体次级突变库容为4.5×107,经过3轮富集筛选和酶联免疫吸附法鉴定获得2株突变株M90、M116,不仅保留原始克隆的特异性,而且相对亲和力指数分别为原始克隆......
作者:卢筱华;杨冬华;周旻;汤绍辉 刊期: 2006- 03
-
不同转移潜能的小鼠肝癌淋巴道转移和淋巴管生成的研究
目的探讨小鼠淋巴道高、低转移潜能的肝癌细胞的体内淋巴道转移状况和淋巴管生成对淋巴道转移的影响.方法将淋巴道高、低转移潜能的肝癌细胞接种于Balb/c小鼠,观察成瘤及转移情况;对肿瘤组织进行淋巴管染色,观察淋巴管生成情况.另取高、低转移潜能的细胞株进行体外淋巴管生成实验并进行小鼠肿瘤转移基因芯片检测,对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C、D(VEGF-C、D)进行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及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分......
作者:王凯峰;叶胜龙;宋丽杰;翁永强;梁春敏;赵燕;高东梅;汤钊猷 刊期: 2006- 03
-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C677T多态与肝细胞癌遗传易感性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C677T多态与中国人肝细胞癌(HCC)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508例HCC与543例对照的MTHFRC677T基因型分布及其差异.结果HCC和对照两组人群的MTHFRC677T基因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与C等位基因携带者(C/C和C/T基因型)相比,T/T基因型携带者患HCC的风......
作者:朱忠政;丛文铭;刘淑芳;冼志红;吴伟清;吴孟超 刊期: 2006- 03
-
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丙型肝炎并发结节性甲状腺肿1例
一、病例资料患者女性,44岁,1997年单位体检发现抗丙型肝炎病毒(HCV)阳性,2004年12月复查肝功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108U/L,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89U/L;2005年3月底轻度乏力,化验检查:ALT46U/L,AST46U/L,凝血酶原时间(PT)13s,凝血酶原活动度(PTA)93%,抗HCV阳性,HCVRNA6.85×106拷贝/ml,HCVRNA未分出型,B......
作者:林芳;王慧芬 刊期: 2006- 03
-
当前肝纤维化研究的若干动向
近几年来,对肝纤维化发生、发展机制的研究又有不少令人鼓舞的新进展,包括对肝内不同部位纤维生成细胞的特点、对疾病特异性肝纤维化调节机制的阐述,以及对肝纤维化自然史和可逆性的全面评价等等方面,也为诊断和治疗肝纤维化开拓了新思路和新方法,其中一些问题更是肝病学者关注的热点.......
作者:王宝恩 刊期: 2006- 03
-
影像学技术在诊断肝纤维化中的应用
影像学检查是无创诊断肝纤维化的重要手段之一.但由于肝纤维化各期、乃至早期肝硬化往往缺乏特异性影像表现,因此用传统的方法常难以明确诊断和鉴别.近年来,随着现代医学设备和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成像技术对肝纤维化的诊断能力已有很大提高.......
作者:张文胜;王宝恩 刊期: 2006- 03
-
肝纤维化实验室诊断现状及展望
以肝组织中细胞外基质(ECM)成分异常过度沉积为特征的肝纤维化是临床多种急、慢性肝病的常见病理转归.由于早期肝纤维化具有可逆转性,因此在这一阶段的诊断对整个疾病的进程和疗效至关重要.但目前肝纤维早期诊断仍是临床一大难题.......
作者:高春芳 刊期: 2006- 03
动态资讯
- 1 重型肝炎肝再生障碍的相关因素
- 2 原发性肝癌的分子靶向治疗新进展
- 3 Src家族相关激酶(Fgr、Hck、Lyn)/SSeCKS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中的作用机制
- 4 扶正化瘀胶囊对肝硬化患者生存率的影响
- 5 熊去氧胆酸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自身免疫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重叠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 6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自然变异耐药性的研究
- 7 经皮穿肝辅助肝内门腔静脉分流治疗门静脉血栓
- 8 缬沙坦和普萘洛尔降低门静脉压力疗效的实验研究
- 9 人参皂苷Rg1对小鼠急性肝衰竭的治疗作用和机制研究
- 10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与胆汁酸代谢
- 11 聚乙二醇干扰素α联合利巴韦林为基础的治疗方案在中国慢性丙型肝炎治疗中的临床价值
- 12 兰州地区乙型肝炎病毒基因亚型分布
- 13 肝纤维化逆转过程中肝细胞再生机制的研究
- 14 microRNA在肝癌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 15 肠道微生态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发病与治疗的影响
- 16 恩替卡韦或其联合阿德福韦酯补救治疗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应答不佳的慢性乙型肝炎
- 17 两种细胞制作的人肝癌裸鼠模型转移性状的比较
- 18 肝癌细胞裂解物致敏的树突状细胞瘤苗体外诱导特异性抗肝癌免疫
- 19 预测微阵列分析法评估慢性乙型肝炎肝脏硬化组织生癌变的基因谱变化
- 20 QSG-7701和HepG2细胞支持不同乙型肝炎病毒复制模式及其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