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重庆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病毒性肝炎研究所承办。本刊是全国性学术期刊,反映了肝脏疾病基础研究和临床实践的最新水平,报道了国内最新研究成果,介绍了国际学术动态,促进国际国内学术交流。内容包括肝脏疾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病理、病理生理、免疫学、发病机理、 临床诊断治疗及预防的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以及新技术、新方法的重要进展。杂志适合县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从事肝病防治研究及临床实践的医务人员、预防和基础科研工作者阅读。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肝脏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341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0-1113/R
邮发代号: 78-56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重庆
出版地区 重庆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肝脏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7-3418
- 国内刊号:50-1113/R
- 出版周期:月刊
-
乙型肝炎e抗原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
目前将慢性乙型肝炎分为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阳性和阴性两种,由于临床特点差异在治疗上也有所不同.......
作者:王贵强 刊期: 2005- 07
-
实验性肝纤维化基质金属蛋白酶-2基因表达与酶活性的变化
目的探讨肝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2(TIMP-2)与肝纤维化发展的关系.方法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模型组以二甲基亚硝胺(DMN)腹腔内注射,正常对照组以等渗盐水代替腹腔内注射.分别于第1、4、10、17、28、42、56天分批处死大鼠.留取的肝脏组织做HE与Masson染色,按0~4期标准判定肝纤维化程度,测定羟脯氨酸含量,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
作者:朱跃科;王宝恩;申凤俊;贾继东;马红 刊期: 2005- 07
-
第三届国际暨全国肝衰竭与人工肝学术会议纪要
第三届国际暨全国肝衰竭与人工肝学术会议于2005年3月25-27日在苏州隆重举行.会议共收到论文138篇,其中专题报告17篇,大会发言22篇.来自国内外的400余名代表参加本次大会.......
作者:李兰娟;黄建荣;杨芊 刊期: 2005- 07
-
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出现血清转换的持续性研究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5年的血清转换率和持续血清转换率及多元因素对两者的影响.方法81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每天服用拉米夫定100mg,持续5年.出现血清转换后,继续服拉米夫定6个月以上(每3个月随访1次,至少2次以上),仍为乙型肝炎e抗原(-)和抗-HBe(+),则停药并继续随访6~12个月.所需观察项目有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血清病毒学标志物、乙型肝炎病毒DNA载量及基因分型、YMDD......
作者:朱玫;徐蓓;姚光弼 刊期: 2005- 07
-
恩替卡韦抗乙型肝炎病毒剂量和疗效的研究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ETV)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抗病毒活性,以找到一个合理的剂量用于今后大样本的临床试验.方法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临床试验,选择未经抗病毒治疗的CHB患者212例,按1:1:1的比例随机分为ETV0.1mg组69例,ETV0.5mg组72例,安慰剂组71例,治疗28d,并停药观察56d.检测患者血清HBVDNA水平、乙型肝炎e抗原(HBeAg)和肝功能的变化.结果......
作者:姚光弼;张定凤;王宝恩;徐道振;周霞秋;雷秉钧 刊期: 2005- 07
-
胸腺素及干扰素基因表达对乙型肝炎基因疫苗的免疫增强效应
目的观察胸腺素及干扰素基因表达对乙型肝炎基因疫苗pVAX1-S2S的免疫增强效应.方法从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扩增S2S基因,构建表达质粒pVAX1-S2S.从成人外周血白细胞总RNA中,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扩增干扰素α基因Ⅰ,将其与S2S相连接,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VAX1-Ⅰ/S2S;将干扰素α基因Ⅰ与人工合成的胸腺素α基因T相连接,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VAX1-T/I.将上述表达质粒分组肌肉接种BAL......
作者:周陶友;赵连三;陈敏;陈守春;王松;刘丽;唐红 刊期: 2005- 07
-
泛昔洛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评价泛昔洛韦片剂治疗经干扰素α治疗12周无应答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12例患者接受3MU干扰素α治疗12周,复查乙型肝炎e抗原(HBeAg)、乙型肝炎病毒(HBV)DNA仍阳性、HBVDNA定量≥106拷贝/ml的患者,按随机双盲的方法,以1:1的比例分配到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24周,停药后随访24周.结果治疗24周末,HBVDNA定量对数值比较,泛昔洛韦组由(6.54±1.2......
作者:王志毅;郭树华;张定凤;赵有蓉;任红;周霞秋;徐道振;孙静瑗;姚集鲁;陆韦伦 刊期: 2005- 07
-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及e抗原状态对聚乙二醇干扰素抗病毒疗效的影响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不同基因型及乙型肝炎e抗原(HBeAg)对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应答率的影响.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分析42例用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的CHB患者基因型及HBeAg不同状态时对抗病毒治疗的影响.结果不同基因型对聚乙二醇干扰素的应答率不同,B基因型的持续应答率为66.7%(12/18),C基因型持续应答率为27......
作者:樊和斌;郭亚兵;骆抗先;侯金林;王战会;张明霞 刊期: 2005- 07
-
乙型肝炎e抗原阴性慢性乙型肝炎和肝硬化患者病毒基因型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分析
目的观察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CHB)及肝硬化患者的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62例CHB和41例肝硬化患者HBV标志物和血清ALT水平,用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其HBV基因型.结果CHB患者中,21例(33.9%)为HBeAg阴性,41例(66.1%)为HBeAg阳性;肝硬化患者中,28例(68.3%)为HBeAg......
作者:李俊茜;庄辉;杜珩;王小红;段学章 刊期: 2005- 07
动态资讯
- 1 血管生成素-2构成和表达与肝癌抗血管生成靶向治疗
- 2 一种乙型肝炎病毒转录后调节基序的体外合成方法
- 3 吲哚菁绿滞留测试对肝储备功能的评价
- 4 基因治疗在肝癌中的应用
- 5 微囊化乳猪肝细胞培养
- 6 调节胞内HBX的表达对肝细胞凋亡的影响
- 7 姜黄素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肠黏膜机械屏障的作用
- 8 中青年肝病科研奖评审会纪要
- 9 肝素对大鼠肝星状细胞生长、细胞外基质和基质金属蛋白酶基因表达的影响
- 10 影响丙型肝炎初治患者标准化治疗疗效的相关因素及对策
- 11 薏苡仁油注射液和超液化碘油介入治疗大鼠肝癌的研究
- 12 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套扎后早期再出血相关危险因素的多中心研究
- 13 肝癌介入治疗的基本原理
- 14 壳聚糖支架上猪肝细胞的内源性逆转录病毒分泌
- 15 葡萄球菌肠毒素A和B7.1双刺激分子共转染人肝癌细胞及其免疫学效应
- 16 中草药所致肝损伤
- 17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活化受体-α激活对HepG2细胞脂肪变性及血红素加氧酶-1表达的影响
- 18 重组腺病毒介导反义2型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人肝癌细胞株浸润的实验研究
- 19 乙型肝炎病毒侵犯单个核细胞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Th1/Th2细胞应答的影响
- 20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α在非酒精性脂肪肝中的新视点:关注PPARα与肝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