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重庆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病毒性肝炎研究所承办。本刊是全国性学术期刊,反映了肝脏疾病基础研究和临床实践的最新水平,报道了国内最新研究成果,介绍了国际学术动态,促进国际国内学术交流。内容包括肝脏疾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病理、病理生理、免疫学、发病机理、 临床诊断治疗及预防的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以及新技术、新方法的重要进展。杂志适合县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从事肝病防治研究及临床实践的医务人员、预防和基础科研工作者阅读。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肝脏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341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0-1113/R
邮发代号: 78-56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重庆
出版地区 重庆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肝脏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7-3418
- 国内刊号:50-1113/R
- 出版周期:月刊
-
新疆地区汉族人群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的分布及其与临床类型的关系
本研究旨在通过型特异性引物巢式聚合酶链反应(PCR)的方法检测新疆地区汉族人群乙型肝炎病毒(HBV)患者HBV基因型并探讨与临床类型的关系,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徐红;张跃新;肖琳;鲁晓擘;魏来;丛旭 刊期: 2005- 11
-
CD45RA在肝炎和肝癌患者中的表达变化及其意义
本研究旨在探讨CD45RA在肝炎和肝癌患者中的表达变化及其在发病机制中的意义.......
作者:席允平;钱存荣;孔宪涛;张静 刊期: 2005- 11
-
肝部分切除术后PI3K/Akt信号途径对肝窦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
肝窦内皮细胞(HSEC)在一定条件下可以释放多种介质,如: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白细胞介素-6(IL-6),一氧化氮(NO)及一氧化氮合酶(NOS)等[1],这些细胞因子和介质在肝再生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作者:张林;陈平;丁纪明;朱瑾 刊期: 2005- 11
-
罗格列酮对环孢素A所致肝细胞毒性的保护作用
本实验拟用罗格列酮(RGZ)干预环孢素A(CsA)刺激下的大鼠肝细胞,观察其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受体γ(PPARγ)、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纤维连接蛋白(FN)及丙二醛(MDA)和谷胱甘肽(GSH)的表达,探讨RGZ对CsA肝毒性的保护作用.......
作者:刘章锁;程根阳;李海剑;刘书真;姚丽娜;李继昌 刊期: 2005- 11
-
血清磷水平在乙型肝炎患者临床分析中的意义
本研究比较了439例各种临床类型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磷水平,并探讨其与主要肝功能指标和血清尿素氮水平的关系,以分析血清磷水平在乙型肝炎患者临床病情分析中的价值.......
作者:雷建华;杨旭;贺兴鄂;梁骏;王文龙 刊期: 2005- 11
-
重型肝炎患者血浆对体外培养猪肝细胞的影响
有研究证实肝衰竭患者血浆或血清对体外培养的HepG2、HHY41细胞有毒性作用[1].现阶段生物人工肝临床研究的主要细胞材料为猪肝细胞,肝衰竭患者血浆对其毒性作用研究鲜见报道,因此研究旨在采用猪肝细胞,观察我国数量众多的慢性乙型病毒性重型肝炎患者血浆对其体外影响.......
作者:程永波;王英杰;张世昌;刘俊;陈志 刊期: 2005- 11
-
自身免疫性肝炎22例临床分析
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是由特异性自身抗原表达或细胞、胞浆等非特异性自身抗原表达所引起的肝组织损伤的慢性肝炎.其发病率世界各地有所不同,北美和西欧的白种人AIH约占慢性肝炎中的20%,在我国占慢性肝炎住院患者的0.56%[1].为了提高对AIH的认识,我们对1998-2004年我院收治的22例AIH患者根据1999年国际自身免疫性肝炎小组评分系统进行了回顾性分析[2].......
作者:施光峰;秦刚;陈明泉;李谦 刊期: 2005- 11
-
肿瘤坏死因子α对急性肝坏死小鼠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影响
研究拟通过建立急性肝坏死(ALF)动物模型,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肝坏死时血脑屏障(BBB)通透性改变中的作用.......
作者:吕飒;宋红丽;刘沛 刊期: 2005- 11
-
两种细胞因子诱导人骨髓多能成体祖细胞向肝样细胞分化的作用
本实验用免疫磁性分离(MACS)方法分选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亚群MAPCs[1],用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4(FGF-4)及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诱导其向肝细胞方向分化,并采用不同方法鉴定了细胞分化能力.......
作者:高毅;唐力军;慕宁 刊期: 2005- 11
-
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性别差异与一氧化氮有关
女性患者在肝移植或肝细胞肿瘤切除术后较男性患者有更好的生存率.雌激素可通过非基因和(或)基因反应增加内皮细胞一氧化氮合酶(eNOS),催化一氧化氮(NO)产生[1,2],而NO在限制全肝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起着重要作用[3],本实验观察NO在雌性大鼠肝缺血再灌注中的保护机制.......
作者:吕平;刘芳;姚忠;王春友;陈道达;田源;张锦辉;吴毅华 刊期: 2005- 11
动态资讯
- 1 用树鼩cDNA芯片研究树鼩肝癌中参与信号传导的部分基因变化情况
- 2 Wnt通路关键信号分子与肝癌靶向治疗
- 3 酒精性肝病的流行病学
- 4 加强肝病的诊断病理学研究
- 5 两种调脂药物对高脂血症性脂肪肝治疗的实验性研究.
- 6 定量PCR联合基因芯片检测腹水细菌16SrRNA诊断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
- 7 胸腺素及干扰素基因表达对乙型肝炎基因疫苗的免疫增强效应
- 8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及e抗原状态对聚乙二醇干扰素抗病毒疗效的影响
- 9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相关性肝病中的表达
- 10 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研究新进展--美国肝脏病学会2004年年会纪要
- 11 慢性乙型肝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与肝组织中FasL表达的关系
- 12 血管紧张素Ⅱ对肝星状细胞增殖及胶原合成影响
- 13 脂肪基质干细胞评价肝癌药敏谱的实验研究
- 14 乙型肝炎病毒母婴零传播:理想与挑战
- 15 常用肝脏生物化学试验的临床意义及评价共识
- 16 免疫活性细胞回输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不引起肝组织损害
- 17 缺血性肝炎的研究进展
- 18 罗格列酮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大鼠肝组织Kruppule样因子6信号通路的影响
- 19 肿瘤坏死因子α对肝细胞脂肪变性模型裂解激活蛋白表达的影响
- 20 拉米夫定与恩替卡韦序贯治疗中的乙型肝炎病毒准种动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