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重庆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病毒性肝炎研究所承办。本刊是全国性学术期刊,反映了肝脏疾病基础研究和临床实践的最新水平,报道了国内最新研究成果,介绍了国际学术动态,促进国际国内学术交流。内容包括肝脏疾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病理、病理生理、免疫学、发病机理、 临床诊断治疗及预防的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以及新技术、新方法的重要进展。杂志适合县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从事肝病防治研究及临床实践的医务人员、预防和基础科研工作者阅读。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肝脏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341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0-1113/R
邮发代号: 78-56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重庆
出版地区 重庆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肝脏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7-3418
- 国内刊号:50-1113/R
- 出版周期:月刊
-
乙型肝炎病毒前C区变异对HepG2细胞HLA-Ⅰ表达的影响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病毒(HBV)前C区热点变异对宿主细胞HLA-Ⅰ分子表达的影响.方法构建HBV前C区野毒株及A83、A83/A86变异株真核表达质粒,转染HepG2细胞,鉴定目的基因在宿主细胞中的生物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HLA-Ⅰ分子的表达.结果PCR和ELISA法分析能检测到目的DNA片段和HBeAg,转染细胞表达HLA-Ⅰ分子的平均荧光强度不同,野毒株为1.3,前C区变异后平均荧光强度增加,尤......
作者:陈伟红;林裕龙;骆抗先;侯金林 刊期: 2002- 05
-
HCV核心蛋白与截短型HBV表面抗原中蛋白的协同反式激活功能
目的探讨HCV核心蛋白与截短型HBV表面抗原中蛋白的协同反式激活作用.方法构建表达HCV核心蛋白的重组质粒pcDNA3.1(-)-core和表达截短型HBV表面抗原中蛋白的重组质粒pcDNA3.1(-)-Mt;转染HepG2细胞,从转录和翻译水平鉴定病毒基因的瞬时表达;与报告质粒pSV-lacZ共转染HepG2细胞,检测β-半乳糖苷酶(β-gal)表达活性,酶的活性反映了表达的肝炎病毒蛋白对SV4......
作者:刘妍;成军;王刚;李克;段惠娟;王琳;李莉;张玲霞;陈菊梅 刊期: 2002- 05
-
母婴传播母子体内乙型肝炎病毒复制与C区启动子变异的关系
目的了解母婴传播后母子体内HBV复制程度差异与C区启动子变异的关系.方法对8对复制程度不同的HBVC区启动子基因进行聚合酶链反应(PCR),应用TA克隆技术构建重组质粒pGEM-CP,每例患者选2个双酶切鉴定正确的克隆测序并分析.结果HBV复制状态,子高母低组平均变异数子为5.33±1.53,母为9.33±3.06;子低母高组子为8.25±4.27,母为5.00±1.41.母子低复制者C区启动子变......
作者:许红梅;任红;卿玉玲;彭明利;凌宁 刊期: 2002- 05
-
继发性胆汁淤积的分子机制
一、胆汁形成的分子机制胆汁形成是一渗透性分泌过程,肝细胞通过基底外膜摄入门静脉血中的胆盐等物,胆盐和其它胆汁成份向毛细胆管主动性浓聚形成渗透性浓度梯度,导致水和电解质被动进入毛细胆管,形成胆盐依赖性和胆盐非依赖性胆流,胆盐不断从血中排泌入胆管是胆汁形成的主要驱动力.......
作者:袁晟光;董家鸿 刊期: 2002- 05
-
Gilbert综合征的分子遗传学基础
Gilbert综合征(Gilbert'ssyndrome,GS)是一种遗传性结合型胆红素水平升高造成胆红素排泄障碍,而肝脏功能正常的综合征,是人类为常见的综合征类型之一.尿苷二磷酸葡糖苷酸基转移酶(UGT)基因启动子区的基因多态性是发生GS的分子遗传学基础,由于UGT酶蛋白的表达水平下降,导致肝脏内非结合型胆红素向结合型胆红素的转化过程发生障碍,从而引起以血清非结合型胆红素水平升高为主的临床综合征......
作者:成军;李莉 刊期: 2002- 05
-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biliarycirrhosis,PBC)发病机制的假设、学说有多种,报道较多的是有关遗传易感基因及分子模拟机制(molecularmimicry),现就上述两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范列英;仲人前 刊期: 2002- 05
-
肝细胞癌门静脉主干癌栓微血管形成和细胞增殖的关系
目的研究肝细胞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cellnuclearantigen,PCNA)和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density,MVD)的关系,及其对肝癌门静脉主干癌栓形成和转移的影响.方法用原位杂交等技术检测16例肝癌PVTT(A1组)、其原发癌(A2组)和20例无转移肝......
作者:孟春城;陈孝平;刘安重 刊期: 2002- 05
-
射频消融治疗兔肝VX2肿瘤的疗效观察及CT评价
目的观察射频消融治疗肝肿瘤的疗效并探讨其评价方法.方法采用射频消融治疗兔肝VX2肿瘤,观察肿瘤完全坏死率、病理改变、CT表现及动物生存时间.结果(1)ALT在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ablation,RFA)治疗后第1天明显升高(124.7±27.1)U/L,4~7d降到治疗前的水平以下(46.8±13.1)U/L.(2)治疗后第2周,完全坏死的肿瘤CT示病灶范围稍扩大,其内密度不均......
作者:范林军;何振平;马宽生;黄晓兰;周代全;冯晓彬;董家鸿 刊期: 2002- 05
-
洛伐他丁对肝星状细胞增殖及细胞外基质分泌的影响
目的观察洛伐他丁对肝星状细胞增殖及细胞外基质分泌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的洛伐他丁和胆固醇合成过程中产生的非脂性中间产物香叶基香叶基焦磷酸处理大鼠肝星状细胞株;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ELISA检测细胞外基质Ⅳ型胶原和层粘连蛋白,免疫细胞化学结合计算机图文分析系统检测c-jun、c-fos基因表达.结果洛伐他丁可剂量依赖性地抑制肝星状细胞增殖(对照组A值24......
作者:陈岳祥;张兴荣;谢渭芬;李石 刊期: 2002- 05
-
不同静脉灌注量对门静脉高压失血性休克犬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研究门静脉高压犬失血性休克时不同静脉灌注量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行缩窄门静脉主干1/2加丝线慢性栓塞术建立犬肝前性门静脉高压症模型,2周后股动脉快速放血制失血性休克模型,分大剂量、小剂量组静脉灌注复苏休克,观察不同静脉灌注量对门静脉高压失血性休克犬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结果肝前性门静脉高压犬在失血性休克期血流动力学发生一系列改变,加重门静脉高压症时存在的血流动力学紊乱.快速静脉灌注复苏休克后,平......
作者:李晓青;董蕾;罗金燕 刊期: 2002- 05
动态资讯
- 1 快速多层面干扰梯度回波序列动态增强扫描在小肝癌诊断中的价值评估
- 2 胰岛素对人肝细胞L02水通道蛋白9表达的影响及其调控通路
- 3 巨大肝血管肉瘤伴脊柱、骨盆、脾、肺转移1例
- 4 核苷类似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持续或间断服用与肝癌发生的相关性
- 5 microRNA在肝癌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 6 戊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特点和诊断要点
- 7 原发性肝癌切除术前后的肝动脉化疗栓塞
- 8 miR-212/132在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其对高尔基体糖蛋白73的靶向调控
- 9 肿瘤特异性肿瘤/睾丸抗原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
- 10 HBV相关肝细胞癌患者核因子-κB异常情况及其临床意义
- 11 广东省单纯丙型肝炎病毒及其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共感染者丙型肝炎病毒的基因亚型分析
- 12 内质网应激在大鼠酒精性肝病肝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 13 糖原贮积病Ⅱ型1例病例分析
- 14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淋巴细胞及临床特征与病毒基因型的关系
- 15 肝刺激因子诱导BEL-7402肝癌细胞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磷酸化
- 16 肝纤维化无创模型对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低于2倍正常值上限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疗时机的判定价值
- 17 从组织病理学角度探讨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发生
- 18 含CpG基序的寡脱氧核苷酸联合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免疫转基因小鼠的实验研究
- 19 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患者肝功能变化
- 20 重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乙型肝炎病毒全基因克隆及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