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重庆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病毒性肝炎研究所承办。本刊是全国性学术期刊,反映了肝脏疾病基础研究和临床实践的最新水平,报道了国内最新研究成果,介绍了国际学术动态,促进国际国内学术交流。内容包括肝脏疾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病理、病理生理、免疫学、发病机理、 临床诊断治疗及预防的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以及新技术、新方法的重要进展。杂志适合县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从事肝病防治研究及临床实践的医务人员、预防和基础科研工作者阅读。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肝脏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341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0-1113/R
邮发代号: 78-56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重庆
出版地区 重庆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肝脏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7-3418
- 国内刊号:50-1113/R
- 出版周期:月刊
-
生物芯片技术在病毒性肝炎诊断中的应用
目前用于病毒性肝炎诊断的实验室检验方法主要有病毒抗原、抗体的血清学试验和以PCR为主的病毒核酸测定试验.......
作者:郑怀竞 刊期: 2002- 04
-
基因芯片技术的原理及其在肝病研究中的应用
基因芯片(genechip),即DNA芯片(DNAchip)代表的微阵列(microar-ray)技术,是集成了成千上万的网络状密集排列的基因探针,能够在同一时间内杂交分析大量的基因,迅速读取生命相关的基因信息的一种高通量分析技术.这种技术在基因诊断、基因表达、基因组研究、发现新基因及各种病原体的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在肝脏疾病的研究中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成军 刊期: 2002- 04
-
肝衰竭脑病防治研究进展
国外一直将肝性脑病列为急、慢性肝衰竭的必备条件.尽管部分学者提出将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在40%以下的非脑病型肝功能不全者列为肝衰竭前期,但大多数学者仍同意只有出现脑病者才可诊断肝衰竭.目前认为,急性肝衰竭(AHF)与肝硬化所致肝性脑病在病理学上及肝性脑病形式均不一样,前者脑水肿更为突出[1].暴发性肝衰竭(FHF)既可发生于急性肝炎,亦可发生于慢性肝炎.现将有关重症肝炎/肝衰竭脑病包括肝性脑病......
作者:王宇明 刊期: 2002- 04
-
肝癌细胞p53、p16及细胞周期蛋白D1表达的时间生物学对比
目的对比肝癌细胞中p53、p16和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表达强度的时段特征.方法按年周期3个时段采集肝癌组织标本,每1个时段20例,均为肝细胞型肝癌及Edmondson-Steinet分级控制在Ⅱ~Ⅲ级内,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进行p53、p16和CyclinD1蛋白表达实验,表达强度按等级数据用秩和检验方法进行时段对比.结果p16表达出现时段差异有显著性(H=10.334,P<0.......
作者:余万霰;张永虹;蔡勇;周晓军 刊期: 2002- 04
-
肝细胞生成素及肝部分切除诱导肝再生基因PC3的表达
目的观察重组人肝细胞生成素(rhHPO)和肝部分切除迅速诱导瞬时早期反应基因表达情况.方法利用表达性差异显示分析技术和序列分析研究2/3肝部分切除后1h及原代培养大鼠肝细胞体系的选择性基因表达.结果揭示EST库中的大部分为瞬时早期反应基因,发现一种可能与肝再生调控相关的新基因PC3,North-ern杂交证实2/3肝部分切除可迅速诱导PC3基因的表达,其表达高峰为术后1~2h.HPO在原代培养大鼠......
作者:王阁;张晓荣;胡辂;王军;冷恩仁;房殿春;杨晓明;张咏;贺福初 刊期: 2002- 04
-
HBsAg与结核杆菌热休克蛋白70融合质粒在真核细胞中的表达
目的探讨HBsAg与结核杆菌热休克蛋白70(Mt.HSP70)融合表达质粒在真核细胞中的表达.方法用真核表达质粒pCI-neo作为载体构建HBsAg及其与MtHSP70的融合表达质粒(pCI-S,pCI-S-HSP70);用脂质体介导的转染法将重组质粒转染HepG2细胞,48h后,采用RT-PCR、免疫细胞化学和ELISA检测重组质粒在HepG2细胞中的表达.结果质粒pCI-S和pCI-S-HSP......
作者:梁增伟;兰英华;任红;李用国;蔡大川 刊期: 2002- 04
-
DNA芯片对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肝组织中病毒的检测
我们从基因库中筛选出乙型肝炎病毒(HBV)高度保守序列片段,通过分子克隆操作,用芯片点样仪点到特制的玻片上,制成乙型肝炎基因诊断芯片,检测了99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肝组织标本,同时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原位分子杂交法检测乙型肝炎核心抗原(HBcAg)和HBVDNA.......
作者:赵伟;刘伟;刘全俊;张林;周镇先;刘新珏 刊期: 2002- 04
-
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血色病1例
上海瑞金医院传染病科自1999年以来对数十例不明原因的肝功能损害患者做肝活检,其中1例经肝活检发现了早期血色病.......
作者:龚启明;邓琳;周霞秋;肖家诚;朱延波 刊期: 2002- 04
-
一氧化氮在肝硬化大鼠睾丸功能障碍发生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NO)在肝硬化睾丸功能障碍发生中的作用.方法采用胆管结扎(BDL)复制肝硬化模型,应用硝酸酶还原法测定大鼠血清和睾丸组织匀浆的NO浓度,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睾酮浓度,同时检测大鼠附睾精子密度和精子活率.结果肝硬化(HC)组大鼠血清和睾丸组织匀浆NO水平分别为(4.165±1.162)μmol/L和(1.305±0.087)μmol/g,假手术(SO)组大鼠血清和睾丸组织匀浆......
作者:倪东升;王天才 刊期: 2002- 04
-
维甲酸核内受体β基因转染对大鼠肝星状细胞增殖和表型的影响
目的研究维甲酸核内受体β(RARβ)转染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激活的HSC后给予相应配体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细胞增殖、表型的影响.方法质粒pCMV-script-RARβ转染经PDGF激活的大鼠HSC,westernblot鉴定转染成功后,MTT法、BrdU掺入检测细胞生长情况,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α-SMA、肌间线蛋白的表达,westernblot检测RARβ蛋白表达.结果受体转染后......
作者:李华;张锦生;黄光存;张农;陈琦;张秀荣 刊期: 2002- 04
动态资讯
- 1 丙型肝炎直接抗病毒药物应用中的药物相互作用管理专家共识
- 2 多层螺旋CT门静脉造影评估肝硬化病变程度及预测肝性脑病发病风险的价值
- 3 非生物型人工肝治疗的变迁与展望
- 4 IL-2和B7-1基因联合修饰瘤苗预防小鼠肝癌形成的研究
- 5 内镜下套扎治疗肝硬化食管曲张静脉的体会
- 6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外周血25-羟维生素D3、Th17细胞、CD4+调节性T细胞的变化及其意义
- 7 还原型谷胱甘肽对大鼠肝星状细胞HSC-T6增殖及核转录因子NF-E2相关因子2/血红素加氧酶-1信号通路的影响
- 8 基因型和基因变异与乙型肝炎重症化的关系
- 9 慢加急性肝衰竭的定义与临床诊断:东西方的异同
- 10 中毒性肝损伤伴发肝性皮质盲1例
- 11 血红素氧合酶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 12 肝硬化患者血浆中尿激酶型纤溶酶激活物的检测及其意义
- 13 血晶素通过调控血红素加氧酶-1/核转录因子-κB的表达抗肝纤维化
- 14 肥胖相关肝病的常见生物化学改变
- 15 药物性肝病的发病机制
- 16 姜黄素对人肝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 17 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烧伤后肝衰竭疗效观察
- 18 191例药物性肝病患者的临床分析
- 19 4132例酒精性肝病临床特征分析
- 20 同步辐射衍射增强和类同轴相衬技术离体人肝内胆管扩张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