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肝脏病杂志

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重庆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病毒性肝炎研究所承办。本刊是全国性学术期刊,反映了肝脏疾病基础研究和临床实践的最新水平,报道了国内最新研究成果,介绍了国际学术动态,促进国际国内学术交流。内容包括肝脏疾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病理、病理生理、免疫学、发病机理、 临床诊断治疗及预防的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以及新技术、新方法的重要进展。杂志适合县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从事肝病防治研究及临床实践的医务人员、预防和基础科研工作者阅读。                

什么是一稿多投,它和一稿多审有什么区别

时间:2024-06-17 10:22:41

一稿多投和一稿多审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它们在学术出版和审稿过程中有明确的区别。以下是对这两个概念的详细解释:

一、一稿多投

  1. 定义:一稿多投是指同一作者或同一研究群体不同作者,在期刊编辑和审稿人不知情的情况下,试图或已经在两种或多种期刊同时或相继发表内容相同或相近的论文。这种行为也被称为重复发表、多余发表或自我剽窃。

  2. 表现形式:

    • 将同一篇论文同时投给多个学术期刊。

    • 在首次投稿的约定回复期内,将论文再次投给其他学术期刊。

    • 在未接到学术期刊确认撤稿的正式通知前,将论文投给其他学术期刊。

    • 将只有微小差别的多篇论文,同时投给多个学术期刊。

  3. 后果:一稿多投是学术界严厉指责的行为,因为它不必要地浪费了期刊版面及编辑和审稿人的时间,对相关期刊的声誉造成不良影响,搅乱了依据科学成果的发表所建立的学术奖赏机制,并可能违反了版权法。一旦被发现,作者可能面临论文被拒绝发表、被列入学术黑名单、在刊物上刊登关于该作者一稿多投的声明等后果。

二、一稿多审

  1. 定义:一稿多审并不是一个通常使用的术语,但可以理解为一篇论文被多个审稿人或编辑进行审稿的过程。这通常发生在学术期刊或出版社的内部审稿流程中,以确保论文的质量和准确性。

  2. 过程:在正常的学术出版流程中,一篇论文在提交后,会经过编辑的初步审查,然后分配给适合的审稿人进行深入评审。有时,为了确保审稿的公正性和全面性,一篇论文可能会被发送给多个审稿人进行同时或相继的评审。

  3. 目的与后果:一稿多审的目的是提高审稿的质量和准确性,确保论文的学术价值和科学性得到充分的评估。这种审稿方式并不会对作者产生负面影响,反而有助于提升论文的质量和影响力。

综上所述,一稿多投和一稿多审在定义、过程和后果上存在明显的区别。一稿多投是学术界不认可的行为,而一稿多审则是正常且有益的学术出版流程的一部分。